《人间词话》25

作者: 言雄南 | 来源:发表于2023-09-10 06:17 被阅读0次

    二十五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诗人之忧生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之。“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

    注释

    ①《诗经·小雅·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②晏殊《蝶恋花》,参见本书第二十四则,注释④。

    ③《饮酒》(第二十首)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④《鹊踏枝》冯延巳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译文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这是诗人对人生的忧郁。“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这种情感相似。“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这是诗人对人世的忧虑。“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和这种情感相似。

    赏析

    在苏轼的《赤壁赋》中有这样一段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当人面对无限的宇宙和茫茫的历史长河时,渺小而又短暂的生命笼罩着死亡的命运,怎能不生出悲哀?从《诗经》中的“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到屈原《离骚》中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再到《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些诗篇都具有强烈的忧生意识。这种强烈而又悲哀的恐惧感就是人之忧生。

    《孔丛子·记义》中记载:“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叹曰:‘吾……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唐代诗人杜甫在《西阁曝日》中写道:“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郭沫若在《蒲剑集·屈原考》中说:“他的死因并不像一般轻薄者的怀才不遇,而是忧世愤俗,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无告。”“忧世”是人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寻找那份属于自己心灵的归属感。如冯延巳的这句“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所描绘的场景:寒食时节,一路上望着青青的草色和无尽的鲜花,香车又该系在谁家的树上?作者在茫然之中寻找着自己的归属。

    王国维不仅注重词的“意境说”“隔与不隔”等范畴,而且还关注作者“忧生”“忧世”的意识。王氏论词,可谓蔚为大观,深入至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词话》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fs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