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河南、山东大水,俄殍满野,炀帝诏开黎阳仓赈之,吏不时给,死者日数万人。徐世勣言于李密曰:“天下大乱,本为饥馑。今更得黎阳仓,大事济矣。”密遣世勣帅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济河,会元宝藏、郝孝德、李文相及洹水贼帅张升、清河贼帅赵君德共袭破黎阳仓,据之,开仓恣民就食,浃旬间,得胜兵二十余万。武安、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相继降密。窦建德、朱粲之徒亦遣使附密,密以粲为扬州总管、邓公。泰山道士徐洪客献书于密,以为:“大众久聚,恐米尽人散,师老厌战,难可成功。”劝密“乘进取之机,因士马之锐,沿流东指,直向江都,执取独夫,号令天下。”密壮其言,以书招之,洪客竟不出,莫知所之。
【译文】
河南、山东发生大水,满野都是饿死的尸体。炀帝诏令打开黎阳粮仓赈济他们。因为官吏没有及时供给,死的一天就有几万人。徐世勣对李密说:“天下大乱,本来是因为饥荒的缘故。如今再能得到黎阳仓,大事就成功了。”李密派遣徐世勣率部下5000人从原武渡黄河,会合元宝藏、郝孝德、李文相和洹水贼兵的首领张升、清河贼兵的首领赵君德,一起偷袭攻破黎阳仓,占据了它,并打开粮仓任人民取食,10天之间,获得了能作战的兵士共20多万人。武安、永安、义阳、弋阳、齐郡相继向李密投降。窦建德、朱粲这些人也派使者附从李密,李密任命朱粲担任扬州总管、封邓公。泰山道士徐洪客呈书给李密,认为:“大量的徒众长久聚集,恐怕米一旦吃尽,人就离散,军队老化,厌倦作战,难能成功。”就劝李密:“利用进兵攻取的机会,依靠士兵战马的勇锐,沿着河流向东前进,直向江都,抓住炀帝,号令天下。”李密认为他的话说得很豪壮,去信招抚他,结果徐洪客没有出来,他不知到哪里去了。
【以史为鉴】
李密用放粮来收归民心的策略,而且明白米一旦吃尽,人心就离散,抓住了用粮食归拢人心的最佳战机,可谓是上策。
(备注:节选原文译文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编著,辽海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