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谈谈分享。
分享就是把别人写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给朋友们看吗?还是把老师的笔记内容拍下来发给需要的伙伴呢?都不是!长期以来,大家对分享的具体操作应该是有一些误解的。真正的分享,是在吸收了新的内容以后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或者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提炼出新的东西,再发送到朋友圈,供大家共享,这样一种输入输出的方式,方可称之为分享。
今天午饭前的短短六分钟时间是我在演讲伙伴圈中的第一次分享。在机场等飞机的时候,回想分享的过程,内心竟是被充实而平静的喜悦包围。我的分享主题是之前在简书上写好的一篇文章,其中的一个故事让群里的小伙伴印象深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那么,一次简单的分享,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变呢?
1.消除不配得感,肯定自己
通过和身边很多朋友的聊天,发现其实中国式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们都有着很低的自我认同感,因为父母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当我们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就的时候,不论成就大小,他们都会用戒骄戒躁这个主题来展开一系列的打压成就感操作,因为怕我们会骄傲,然而事实证明,我们没有骄傲,反而变得自卑,变成了配得感很低的人。总觉得别人夸奖自己真的是过奖了,自己哪里有那么好,进而忽略了这些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话语,觉得自己做点什么事都是分内之事,获得成就是理所应当,没有获得成功的话,也会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这样的我们,一直都忘记了肯定自己。
一次小小的分享,带给了我什么?2.相信自己有更多的可能
万事开头难。可能难的除了事情本身,更多的是难在战胜自己的恐惧心理。消除紧张感是非常有必要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紧张感,去想一想自己其实并不是史上第一个去分享的人啊,所以已经有前人去做了,所以自己去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喽。其次,要做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充分准备。记得杨澜老师讲过一个故事,她的老师告诉她,想一想,鱼缸里的鱼不管多大,都需要用比鱼大的空间和能够装满这个空间的水去滋养它。这就如同采访一样,采访对象就是那条鱼,不管你的采访对象是谁,都要用比他/她更广的思维去准备材料,用充分的准备来一场超乎他们想象的采访,好的采访更多地表现了对对方的尊重。通过这个故事,不难知道为什么杨澜可以成为那么成功的主持人。同时,反观我们自己,是不是用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找资料,准备稿件,练习语音语调呢?我们对于分享的内容越是熟悉,就越能把握观众的感受,并用内容的价值去表达对观众的尊重。
一次小小的分享,带给了我什么?3.还想继续做分享
这次的小分享结束了之后发现其实真的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和困难,反而激起了我对下一次分享的渴望。在来自群里的正面反馈中,我得知了故事的重要性,一个充满情节的好故事,会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并且呈现出清晰的画面感。而且,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听故事,不是吗?那,何不把故事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且去深入思考呢?
抓住生活中每一次能够分享的机会吧!可能,未来某一天,我们真的会感谢这些看似不起眼却在无形中成就着我们的小小的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