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具有活力的民族,肯定非我华夏莫属。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唯有华夏一脉传承至今。古往今来,多少外部入侵都没有让华夏湮灭,反而越发强盛。不是被我们同化,就是被我们赶跑。
除了我们的大本营始终如一之外,华夏文明也经久不衰地向外发展着,现在可以说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华夏人的基因。很多国家都有华人的聚集地——华人街。中餐,这种享誉世界的博而精致的烹饪方法更是风靡世界。
今天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位在邻国日本工作的同胞小李,他在日本多年,讲述了这几年自己的情感经历。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对很多国人来说是充满爱恨情仇的一个国家。不论过去如何,我们无法忽略的是,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已经快达到百万,小李是其中之一。
高中毕业报考专业,小李对未来充满迷茫。后来听人说小语种前途不错,他就稀里糊涂地选了日语。毕业后,却发现就业形势严峻,每个月到手不到两千的工资,根本难以靠自己成家,毕竟家里条件不好。为了能够娶到相恋了三年的大学同学,他决定跟女友共赴日本劳务,据说工资不错。
初到日本一切都是新鲜的,第一感觉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国家。马路干净卫生,一尘不染,就连路上跑的各种汽车也都刷洗得干干净净;出门游玩的人不会把垃圾丢在外面,而是带回家分类处理;人们相互尊敬,鞠躬随处可见。
过马路井然有序,不是绿灯绝不过马路;鸡蛋,牛奶更加便宜又新鲜,不论是进口澳洲或者美国的牛肉更加便宜,薪资却是国内的几倍不止;只要每个月交上几百的国民健康保险费用,国人看病一样可以报销百分之七十。
看起来哪里都好的地方,却让小李非常压抑,一开始他还没有明白过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因为在这里工作压力非常大。一个人当三个人用,是国内工作强度的两三倍,工资两三倍也就情有可原了。
为了多挣钱,小李白天做正式工作,晚上去餐厅打工几小时。在如此的压力下,情绪自己不会很好,与女友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但是聚少离多,每天在一起的几个小时里都在补觉,很多时候一天说不了一句话,都在拼命活着或者赚钱。
在这种情况下,爱情逐渐被磨灭,分手逐渐盘旋在两人的心中,最终女友提了出来,毫无意外,小李同意了。就这样,分手后小李又独自过了两年,最终他终于受不了这样的状态,也总结出了在日本的一些缺点。
虽然表面上看似生活质量有些高,但是幸福感却跟国内无法相比。在那里,他们表面上似乎做得很好,非常礼貌,非常谨慎。可是表面就是表面,无法触及内心的深处,你跟他们无法深入交流,始终有一扇门把你拒之门外,并不是因为你是外国人,他们彼此之间也是如此。
即便夫妻间也是“举案齐眉”,太多的“谢谢”与“不客气”,并不像国内情侣那般如胶似漆,更看不出来夫妻的“一体”性。亲子关系他们更多地学习西方,孩子成年之后,父母便不再多管,不会给儿子买婚房,买车;儿子也很少去给父母养老,老人们会自费去养老院。
看似好像很理想的状态,却总是少了一些“人情味”,让人感觉不到温暖。这也是小李最终决定回国的原因。他不想让自己变成一个冷漠的人,不想跟以后的妻子以及孩子只是“表面状态”。
在回国之前或许他还有些顾虑,但是当他最后联系了前女友之后,他更加坚定了回国的决心。这时候的前女友告诉他自己已经结婚了,并且有了孩子,对方是个日本人,自己现在有些后悔。
前女友本来的结婚想法是找一个深爱自己的老公,有一个好婆婆帮助自己带娃,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新社会的日本看似都能实现她这些理想。可是当她嫁给日本人之后,却遭到了父母的嫌弃,他们很不理解,原因想必大家也都知道。
另一方面,在男方父母看来,结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根本没有国内的所谓彩礼,给儿子买车买房等。婚后他们是自己租的房子。本来不会做饭的她不得不开始学做饭。怀孕后,她不仅没有等来婆婆的照顾,反而还被医生要求少吃点,否则难以顺产,经产去称体重,然后减餐,根本没有国内婆婆给的大补与重视。
孕后,本想坐月子的她却意外地被告知,在日本没有坐月子这回事,喝热水会被老公嘲笑矫情,不如直接喝自来水方便快捷。入乡随俗又怕落下月子病,只能硬着头皮被婆婆和老公嘲笑。婆婆不仅没有照顾月子,更没有照顾孙子,整个月子里,她只见到婆婆两次。每次都是逗逗孙子,几个小时后就会走掉。
自己还有工作,没办法,她只能忍痛割爱,像很多日本女人一样,把几个月的孩子放到托儿所,下班后接回来。现在她真正体会到了异国他乡婆媳间还有夫妻间的冷暖,太有隔阂。她告诉小李,如果可以在选择一次,她肯定不会再嫁给外国人,即便天天跟丈夫、公婆吵架那也是情绪使然,也算是性情中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不冷不暖,无法触及心灵深处。
我们中国地域广泛,南北东西差距明显,不仅生活习惯不同,饮食习惯也是千差万别。地域差异都让很多情侣分道扬镳,而何况异国婚姻呢。在结婚这件事情上一定要慎重,千万别因为一时头脑发热就结婚,否则会追悔莫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