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可名非常名
②名: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口夕。本义:冥不相見,自己报出姓名。《黄帝四经·道法》曰:“名已立,声号已建,则无所逃迹匿正矣”。依据道法对道的命名、定义以及对隐显万物的命名、定义,使后天意识能夠掌握,通过名而感格形、认知形。通行本作“名可名、非常名”。
段义:名,分为常道万物之名和非常道万物之名。“非常道”的形,超越后天意识认知的范畴,需要通过呼唤“非常名”的方法感格和认知,无为思识进行观察体悟。道的命名,是强名,而不是常道的命名,应当逆向思维体悟。名,指隐显万物皆能有名,以名定其性。修真学之中,“可道”和“可名”都是修真的方法,“名可名”即呼唤自己身国中非恒形的名,主要是指体内“君臣”与“六亲”之名,所以這种呼唤称之为“非恒名也”。可,在修真学中是依照方法恭敬、肃穆地开口或者不出声诵读之意。
③万物:通行本作“天地”。“天地”亦万物之一。
段义:无,即是天地万物尚未诞生出现前的先天的、不可名状的、无法用意识充分表述的“无”的状态,“无”即道的象喻。“无”是万物初始的道性物质能量形态,参見第四章注。
④段义:有,指道动化生德,虚无生萬有, 母于德。道诞生宇宙万物,最初是进入有名的德状态,道用德生万有,成为万物生化长养的根源,生成之慈母。在有名状态中,道形成“无形”和“有形”,“炁”与“器”两种形态共存。“非恒名”与“恒名”也同时出现而并存。
⑤恆:通行本作“常”。欲:泛指后天有为意识心念。妙,美好,年少、幼小,神妙,精微,奥妙,巧妙。通“渺”、辽远,遥远,高远;高,高於。《管子·水地》:“察于微妙。”妙,在此有隐喻“垂簾”而“观”,所见之“象”为妙之意。噭:微妙如呼喊声,一现即逝,应及时把握的稍纵即逝。通行本作“徼”。
段义:明德体道,应当常在沒有后天有为意识活动和干预的状态下,运用无为思识仔细体悟和观察其中的妙象。当处于后天有为意识活动为主时,注意随时捕捉和发现稍纵即逝的微妙现象,及时进入无为思识状态进行体悟和实践。修真学中的观徼,是自己运用特定方法,内观自己诵念“非恒道”和“非恒名”之时产生的同步效应和体内能量光气的变化。
⑥玄:《说文解字》:“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隐蔽而深远。黑而带有赤色叫玄。象幽暗而有物覆盖着。甲骨文“玄”似“∞”字形,表述“天左旋,地右旋”之象。“玄”指高维空间的现象,突破太极双重弦线才能观察到的现象统称之为玄象。有:与“又”相通。此段通行本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段义:道与名,无与有,妙与徼,都源出于道和德。名称虽然不同,但所反映的实质都是道和德。玄之有玄是几学之“几”上边的先天玄与后天玄,把握太极阳鱼弦线和太极阴鱼弦线,同时把握双玄结构能量性,知白守黑地突破这两重玄,从太极中央突破,使太极复归于德的能和道的能。这个突破点,就是淳德归道之门。修真学內义:诵读关于大道一类的“非恒道”经典,呼唤身国中“形”的“非恒名”,垂帘同步观察进入道和名深层的境界,即是“众妙之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