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撄宁”索解心得

“撄宁”索解心得

作者: 乐兮逍遥 | 来源:发表于2022-08-01 13:04 被阅读0次

    “撄宁”索解心得

    数日来,我一直在竭力求解“何谓撄宁?”。南怀瑾先生解释:一个人得道成功了,还是在这个世界,不会离开这个世界,可是他摸到万物,等于小孩子摸到东西一样;小婴儿摸东西,在若有若无之间,安详而平静。(《庄子喃哗》下册162页)我一直试图领会南师释解的深义,近日从小女的固执中似有所得。

    六一节快到了,我们给她买了一套银灰色的半截裤、短袖衫。早起时,哭闹着要穿着去上学,我们告诉她早晨天凉要感冒的。她不听,她掉样的在一身新衣外面套上长裤长袄。我们嘲笑她新衣服被罩在里面,谁也不会看见你穿了新衣服。

    嘲笑之余,我忽有所悟:新衣服罩在里面,外人虽然看不见,可自己终究是感觉到了的。其实,生活中,我们所追求的就是一种“有所得”的一种感觉。小孩子拿着一毛钱、一块糖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向人炫耀。我们成人会吗?不会的,即使手中握着一锭金子,心里还回想着如何拥有第二块金子、第三块金子,以至于更多、更多,无穷无尽。这就是成人的欲望,欲望就是一个无底洞。

    小孩子是天真的,天真中蕴含着天机。小孩子头脑中没有多少、贵贱、有价值与无价值这些概念的分别,一角、一元、一块糖、一块金字在他们头脑中的地位是相同的,你给他一块糖他马上放进嘴里吃了,你给他十块糖,她吃不了的马上会分给小伙伴们共同分享。而不会和我们成人一样,得一块,想十块,得十块,望百块,无止无休。

    实际上,庄子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偶然间碰到了什么,就抓住什么。碰不到的不要妄求,不要不择手段非分的去索取。要像小孩子一样,多也心安,少也心安,在心中泯却多与少的概念,心安理得,无所求,无所失,不患得,不患失,在若有若无之间,心中永远安详而平静。这就是的“道”者的定的境界。《大学》中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所谓“撄宁”者,撄则宁也。即碰到了就心安,就是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意思。《论语》中,孔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称赞颜回达到了“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撄宁”境界。正所谓:儒道相通,儒道一体。儒者,人之需也;道者,导也;儒家与道家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教人如何找回我们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的童真,通过修身养性而重新归复到不患得、不患失、无所得、无所失、如有若无之间、心中有大乐的“童真”境界,名之曰“得道”。正如古人有言: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东西方哲学与宗教虽然名称语言不同,虽因地区不同而表现的形式不同,但是道理意义是相同的,真理只有一个。

    诗曰:撄宁撄便宁,随遇即安生。摒弃分别论,人间始大同。

    注:作于08-5-22早7-9:3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撄宁”索解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lv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