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9 day40
看到《繁花》里看电影的情节,让我想起了我们儿时看电影的事。我生在70年代,看电影是我们儿时最喜欢的事情。我们小时候看电影有两个渠道,第一就是和书中阿宝、沪生他们一样,到电影院看,要排队买票;另一种渠道就是看露天电影。
我记得当时为了看《少林寺》,我们排长队求一票,那种对新片的期待是现在的孩子无法体会的。整个电影院的广场上全都是人,排队买票的激情和书中小毛、沪生一样。
说起当时的电影说明书,我印象里就是一张贴在墙上的电影海报,不像现在网络方便,电影才开始拍摄,各种渠道的宣传已经扑面而来,从片花就能知道电影的大致内容。而我们小时候对于要看的电影那完全是未知的,也别无选择,电影院不会同时放映两部电影,就是一部。
电影有着特定的时代风貌。六七十年代的电影有造梦的力量,我们很多新的认知都是从电影里知道的,每一部电影都承载着人类的许多梦想,而现在电影更多的作用是消遣,如同一杯茶、一杯咖啡还来的休闲。看一场电影消磨时光;看一场电影释放压力。
当然现在电影的发展越成熟,艺术魅力及精神魅力越发丰富,只是现代人的娱乐方式和精神追求的东西更多,渠道和方式更多元化,人们的需求更高了,电影对于现代人的魅力变得不如以前有吸引力。
单单一个看电影的形式变化以及心理需求的变化就让我们感知这个时代的飞速发展。《繁花》里呈现出的60年代的电影院和看电影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上海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也勾起了自己儿时美好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