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
1、你的文学启蒙
2、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和作品
3、你自认为自己的风格是怎样的,希望写出什么样的作品
4、在写一篇小说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1.
我从来没有过文学梦,也无所谓文学启蒙。学生时代,大家叫我“书呆子”,课外书都是偷着读,这种知错犯错的事,并不值得提倡。因此,文学离我太远了,从没想过这个词。
可能从小特别闷,除了翻书别无他事。到了青春期,积压了许多不解,有对故事哲理的怀疑,也有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因缺乏理智,还有种习俗上的克制,总是无法顺利地将它们表达出来。不过,又一直认为,自己终有一天会将那些怀疑和郁闷,统统打败。
2.
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和作品,如果只谈写作,好像没有。因为一开始我的所谓写作,不过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某些情绪,并不是为了写小说。我没有写作能力。不过,写着写着,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些书籍,那时的氛围好像还一直跟随着我。若重新去读如类似郁达夫、庐隐、苏青、王度庐等作家所写的文章时,还是可以沉溺其间的。可是我仍不会写故事。我其实更喜欢浑沦吞枣地读,当时无论抓到什么,书、杂志,甚至一张纸,读起来就是一段不被拘束的时光了。因此,读的意义可能只是为了荒废,所以,它们——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都没有对我的写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3.
我写了一些伤感或温馨的片段,其实内心想写的却是重重的挫败。不知是过了那个阶段,认知不同了,还是道德的问题,仿佛都成了错觉,硬生生地扭转成平淡的人生。张爱玲的小说对我的生活影响很大,我希望写三辈人相连或断裂的故事。从前没读懂张的小说,只读了她的阴郁和荒凉,并且在生活里也套用了许多故事里的人生,给很多人贴了标签,也给自己的人生设了许多障碍。或许曾经是错误的认知。可是,还是希望某天有能力,克服不适,将她们都写出来。
4.
写一篇小说时,最看重的是氛围和意义。仿佛不沉于某种氛围里,我就无法动笔去写。同时,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情感上的意义,我的思维就变得混乱。本来读小说,我就像在寻找一种活下去的动力。因此,当我准备写点什么时,如果文字不能为我提供一个支点,我也就没办法好好地进行下去了。说到底,我的写作可能只为了我自己。然后,如果有一个人读了它,我就能感受到某种安慰吧。
5.
很闷。不过写的时候,是开心的。这是真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884602/bac73d02692be20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