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金周学了一点国学知识

黄金周学了一点国学知识

作者: 岸芷汀兰a | 来源:发表于2021-10-08 22:39 被阅读0次

    国庆假,因疫情不外出 在家期间学了一点国学知识。谁说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诗人 苏蕙

    前秦时期才女苏蕙将“璇玑图”织于锦缎之上寄予其夫秦州(今甘肃天水)刺史窦滔。

    苏惠之夫窦滔因拒不服从军令被前秦苻坚左迁至甘肃敦煌,窦滔在这段时光中结识了善于歌舞的赵阳台,并纳赵阳台为妾。这令身为原配的苏惠与赵阳台关系顿时紧张,两人在窦滔面前相互诋毁,结果是窦滔对苏惠日渐不满。在苏惠21岁时,窦滔获令镇守襄阳,从甘肃动身时也将赵阳台带在身边,对丈夫携小妾动身的苏惠甚为不满,拒绝与夫君一同前往襄阳。这一举动使窦滔与苏惠之间的感情关系落入冰点,随后窦滔断绝了与苏惠的联系。

    不久苏惠就对与丈夫断绝往来的事情悔不当初,独守空房苏惠将对丈夫的漫长思念之情寄托在自小的爱好——诗词歌赋上,转眼间已写出几百篇诗章。

    苏蕙的“璇玑图”总计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各二十九字,纵、横、斜、交互、正、反读或退一字、迭一字读均可成诗,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共有一千多种成诗方法。

    苏惠将诗篇进行了绝妙的编排,她把所有字词分为5个区域,以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下了句句回文的两百余首诗词。这幅图五色鲜明,光泽晶莹。

    最令人叫绝的是,这方方正正的一幅图,不论正读、反读、轮转读、回转读、退字读、借字读、蛇行读、放射读,还是向心读等,都是一篇完整诗章,是文字游戏的登峰造极之作 ,堪称是一篇巧夺天工的名作。

    当她身边的人看到这幅图时,都纷纷摇头,表示根本看不懂。而苏蕙却笑着说:“非我佳人,莫之能解。”意思是,只有我的知心人,才能看得懂。

    苏蕙让人把这幅图送到了襄阳窦滔手中,窦滔展开这幅图,细细琢磨、慢慢品味,见其上尽是思念之意、伤感之情。

    他不由回忆起当年他和苏蕙二人一起琢磨、创作回文诗的场景——何等默契,何等欢愉。

    他日夜翻看,不肯释卷。终于有一天,他送走了赵阳台,把苏蕙接了过来。从此二人琴瑟和鸣,白头偕老。

    这幅《璇玑图》被世人狂热追捧,成为了象征爱情的文化符号。

    从此以后,“锦书”、“锦字”、“回文”成了古典文学中不可磨灭的爱情意象。

    历朝历代,都有人借苏蕙和她的《璇玑图》吟咏爱情。

    唐朝时,武则天为《璇玑图》写了序言。

    明朝时,李汝珍把武则天的序言写入了《镜花缘》,并对《璇玑图》进行了解读。

    清朝时,据《扶风县志》记载,这840字的《璇玑图》已经被解读出9958首诗。

    至于苏蕙的爱情故事,更是被不断搬上戏台、荧幕。

    苏蕙的影响力不仅遍及文艺界,也扩展到了其它领域。

    在纺织领域,设计师把回文锦字作为一种特殊纹样,加以变形、改造,广泛用于各类纺织品的图案设计上。

    在社会生活领域,苏蕙的回文织锦手帕,历经千百余年,已经演变为关中一带女子出嫁时的必备物品。

    关中女子出嫁前,最早用五色线织就一幅幅手帕,待出嫁之日散发给亲人和帮工人员;后来逐渐变成购买印花手帕。

    恐怕苏蕙都难想到,自己当年写给丈夫的情诗,会让亿万人铭记。

    一方面,因为《璇玑图》实在太过玄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另一方面,它背后的故事,说出了大家对爱情的期待:

    相知相爱、直到永远......

    书画皆精 管道升

    管夫人书画皆精,她用一首《我侬词》阻止了要“出轨”的丈夫。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言辞直白,而情真意切。一下子唤起了赵孟頫的旧情。

    两人重归于好,至死都坚持一生一世一双人。

    管夫人是历代才女中,少有能一生幸福的女子。

    既因为她足够幸运,得遇良人。更因为她足够努力,始终坚持成长。

    爱人彼此相知,才能走得更近。

    夫妻相互匹敌,才能走得更远。

    最好的爱情,莫过于此:

    志同道合,互相欣赏。携手一生,相伴终老。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金周学了一点国学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na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