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妈妈必看:高质量的亲子阅读,到底应该读什么,怎么读?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宝妈逐渐意识到亲子共读的重要性,在朋友圈,也能看到妈妈们为了能够逼自己养成亲子阅读的习惯,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打卡活动来督促自己,由此可见,大家都知道,要想孩子爱上阅读,大人必须做好榜样。
但作为现代父母来说,平时在家里要处理的琐碎事情越来越多,再加上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在亲子共读这件事上,能够全心投入并长期坚持的家长并不多,一方面是由于实在是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也是没有真正理解亲子阅读的精髓,才会造成经常懈怠。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这件事情上,大多育儿专家,教育学家及心理学家们都提倡高质量的陪伴,才是最有效的陪伴,而每天3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高效亲子阅读时光,不仅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心理状况,觉察自我的最好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在每天不到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里,读什么书,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呢?
针对1-6岁的孩子来说,带有插画、绘图类的绘本是最好不过的选择,由于绘本含有大量的图片,色彩鲜艳,比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2岁以前的宝宝以玩为主,会经常放到嘴里去感知画面,乱撕乱咬,所以应选择清洗方便和灭菌的无毒合成树脂或布制成的书籍。这些书籍也比较结实,不容易被撕破。
2岁开始,妈妈就可以跟孩子一起读绘本了,这里要强调一下为什么一定要读绘本:
首先,大家千万不能小看一本绘本的价值,市面上受欢迎的从国外引进的绘本,从绘本色调的选择,画面的构成,扉页到底页的空白设计,里面每一个表情,每一处符号,都体现着对孩子童心的关注和保护,尤其是在想象力上,给足了孩子想象的空间。
其次,优秀的儿童绘本里,都倾注了多位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专家的心血,完全从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慢慢认识自己,认识外部世界,并产生联想。
第三,要知道绘本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对成人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家长如果了解绘本的设计初衷,懂得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的话,就能进行自我疗愈童年创伤,这是跟孩子一起成长的最好的机会,也是亲子共读最大的好处。
从陪读中,感知孩子细微的情绪变化,敏感捕捉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就能发现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绘本阅读进行引导,让孩子自己学会如何应对日常的情绪困扰。
这就要求家长在陪读的时候,能够完全放下大人的成见,回到自己小时候,跟着孩子一起去感受每一张画面所投射的力量。
第四,绘本是架起亲子关系的桥梁,绘本的故事性都很完整,一本绘本通常都能解决孩子一个小困惑或者烦恼。通过一起共读,加深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与了解,从心理层面增进亲密关系,看懂孩子的内心活动并借此照见家长的内心映射,有利于家长的自我成长,从而促进家庭关系更加的甜蜜和谐。
鉴于以上四点原因,亲子绘本阅读,是实现高质量亲子陪伴最好的工具,6岁以前,是儿童安全感构建,学会情绪管理的关键期,选择合适的绘本,对孩子未来的人格完善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推荐几本相关的绘本给有需要的家长们:
《小猫头鹰》,
《猜猜我有多爱你》,
《小情绪大情感》,
《大卫,不可以》,
《妈妈发火了》,
《第五个》,
《生气汤》,
《我不敢说我怕被骂》,
《请给我安静五分钟》
这样的绘本对于儿童安全感的构建和情绪管理都非常的有用。
仅仅知道读什么当然还不够,接下来再说一下怎么读的问题:
关于怎么读绘本:要遵循“三不”原则:不催促,不评判,不教导。
先说不催促,我们成人往往会觉得绘本就那么几张画面,两分钟就能读完一本,但对于孩子来说,信息量其实是很大的,他们会仔细观察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可能有时候会发现,孩子看到的跟我们看到的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孩子会从一个动物的羽毛变化上看到开心,恐惧的情绪,而这些细节却经常被大人忽略,因此,在亲子共读的时候,一定不能催促,孩子在慢慢运用她的想象力,去理解画面的意思。每一个信息对她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再说不评判。孩子在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比较夸张的行为,或者尖叫,大笑等等,妈妈们不要去打击,也不要对绘本内容发表太多看法,只是把文字信息传达给孩子就好,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家人要做到耐心倾听,让孩子能够自在,放松地表达。
孩子如果有自己喜欢读的绘本,就尽量让她自己选,他们有可能连续一个星期都会读同一本绘本,这时候,宝妈们可能内心有些崩溃,但还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随便评论说:看了那么多遍,有什么好读的,换一本更好的吧。
孩子在一遍一遍地阅读中,也会对自己曾有过的体验进行回顾,并通过绘本故事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疗愈,父母无条件的爱与陪伴是对他们最好的支持。
最后是不教导。我们以前给孩子读故事,读完都想总结一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这样的做法会限制孩子的思维拓展,就像我们常说的:“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你看到的故事和孩子看到的故事是不一样的,不要用父母的思维去影响孩子的格局。
绘本故事也是这样,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自己的表达,不要刻意引导他们按照我们的理解去解读绘本。要相信,孩子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故事的理解也会不一样,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尊重他们的看法,父母的尊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所以,通过这些内容,希望宝妈们了解到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应该如何度过,在阅读中,全心投入地爱、陪伴与耐心倾听孩子,与孩子一起亲密,互动、成长,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一天一小时,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