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既是著名的作家,又是执着的长跑者,之前每年都会参加多场马拉松。平日里,每天除去保持固定字数的写作练习,还会保持固定里程数的跑步训练。有人问他:“不想跑的时候怎么办?”他回答:“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距离跑步者的思维方式。”
在我看来,换作其他活动这话同样适用。
今天不想写,所以才去写,这才是长期写作者的思维方式。
昨晚,工作上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吃完饭后,内心多少有些焦急,担心时间不够处理不完,可是,当天的写作练习还没完成,怎么办?说实话,萌生了不想写的念头,但再一转念,还是决定先写,写完再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心理能量虽然严重不足,不过还是静下心来,端坐桌前,打开得到,学习专栏,跟着思考,写下感想。写着写着,竟然被治愈了,焦虑情绪也悄悄溜走了,九点写完文章,花一小时处理工作,十点洗漱睡觉。
前两天,复盘了日更100天的所思所获,原以为只是收获了一个让人感到沮丧的事实——积累不足,写得困难。其实,收获不止于此,比如,即便遇到不想写的时候依然可以去写,虽然文字幼稚、思考浅显,但那些拙劣的字句是自己一次次战胜自己、克服天性的印证,这些印证堆叠起来,将形成一条独一无二的成长曲线。
意识到,只要在行动,持续地不间断地在行动,自己居然可以把握这个成长的机会。
很多的机会,就在我们身边,可是,只有看到了,把握了,践行了,最后才有可能收获了。可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参与到这样的过程中,花费时间、精力,忍受枯燥、乏味,直到看到机会的种子一点点破土而出、生根发芽、长成小树直至参天大树?
多数的人们缺乏耐心,这样的事,极度耗费时间的事,他们不会跟我们抢的。哪怕仅仅需要一两天完成的事情,他们甚至都懒得做。比如,有人说“我想定投”,“我想赚钱”,我推荐给他《定投改变命运》的链接,几乎从没收到任何的后续反馈。所以,何况那些需要花费更长更多时间去做的事情?
长期写下去。用长期写作者的思维长期写下去。即便遇到那些不想写的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