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这句在黄岛区泊里镇流传了2000多年的俗语,早已成为筒子们的家常便饭。酱紫的话,脸上有没有皮,就看席了。一想到这儿,不禁气上心头,你可别拦着我一探究竟!
话说战乱时分,一英俊男子遭庞涓陷害,流浪并寓居泊里一带,穷困潦倒。某日,倚窗而望,眸子略带深邃,神态如同一休般,琢磨着用高粱的秸秆编成席子做炕当被。
太过于着迷,以至于未察觉到一缕鲜血从未痊愈的伤口里冒出来,顺着腿上细细的纹路,欢脱地朝白花花的初生席子奔去。当血滴触碰到秸秆的一刹那,一缕“红”像注入生命般,迅速向其延伸方向晕开,将花白席子染成红白相间的模样。可别说,这一染,像极了当代流行的花格子衬衫。当地人也萌生了相似的眼光,给这个席子取了个喜庆的名字——“红席”,而这个人也就成了红席的始祖,他就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孙膑。
孙膑在历史上可了不得,然而每每想到,一个征战沙场的血汗男子,偶尔也露出小家碧玉的情调,我的嘴巴就不由自主的惊成了“O”形。
去往泊里红席传承人张学明家之日,并不如往常般艳阳高照,取而代之的是出奇缠绵的迷雾,一心想着裹紧蓑衣将自己牢牢捆成球,至此不闻窗外事,殊不知,泥巴墙内别有洞天,不为它的精致美轮,只为它周围情调缠绕。从7岁起就开始跟着父亲和外公学习编织红席的张学明,此刻正坐在四四方方客厅内的泥巴地上,好似低吟浅唱,编织一幅只有自己倾心的红席,又好似拨弄一个尘封的世界,活泼又深沉。
灵活的双手来回拨动细长的秸秆,将一根根秸秆骈拢靠紧,使之结实而紧密,动作娴熟又不失大师之气,我在旁边看得一脸懵逼。编织席子可是技术活,你可别简单地的看他把同一个动作给重复千百遍,学问多的呢!
据说,席子的编织以平纹的手法为多,在排列整齐的队形中,不断地挑上压下,飘飘然,各式图案跃然纸上。编织时还要注意篾子之间的密度,尽量减小缝隙,俗话说,挤挤更热闹。这一点十分考验“红席匠”的耐力和韧性。
红白相间的花纹,犹如跳动的音符,从刀下油然而生,一根根秸秆来回穿梭,“福根寿喜”等字样跃然席上。加之其色泽鲜艳喜庆,在炕上铺一领红席驱凶避邪的做法,逐渐演变为泊里一带百姓婚庆,欢度年节的风俗习惯。同时,红席也作为好友往来的贵礼相送,谈到这儿,我不禁望着自己干瘪的钱袋,哎,月光族月初约!
每逢农历的四、九,就是泊里大集,此大集乃青岛西海岸新区唯一市级非遗大集,编制完工的红席自然是其中的特色之一。然而要编织成高等的红席,并非一蹴而就。一领成品红席的诞生,需要经过泡劈子,破劈子,刮篾子,挑篾子,熏白篾子,起席头,编席里,编席格,送席边,贮存等30多到繁琐的工序,过程精致也繁琐。编织成的红席乃纯植物手工制品,纹理清晰,光滑柔软,绿色环保,切合现代人追求品质,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不愧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称号。
泊里之行,富贵红席,走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