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家长别怕,4招帮孩子度过社会交往迷茫期---第一招
最近经常听到带着彤彤在楼下玩的奶奶时不时地说一句:“彤彤,别打小妹妹!”“彤彤,这是哥哥,不能打哈!”“彤彤,告诉你多少遍了,不能打小朋友!”周六上午10点多,真正见到了彤彤奶奶说的真实情形,奶奶带着彤彤在楼前小广场那里跟涛涛、小美一起玩,一会儿小虎来到到他们三个这里蹲下跟他们一起玩沙子,大约也就5分钟,彤彤抬手就把小虎推倒在地,小虎顿时大哭起来,爬起来就去推彤彤,一瞬间大人还没反应过来,场面就乱了。
这种场景,大家会在4岁左右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能见到所出现的一种情境。对于孩子这种行为,我们大人常常感觉到无助,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孩子之间发生打人的行为,最可能的是,孩子没有语言能力或者技能让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打人是因为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做。
学步期的孩子打人,是发育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他们在语言能力、社会能力方面都不足,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很容易变得沮丧,而他们又缺乏用语言表达事情的能力。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大人怎么来处理既能解决当时的问题,还能让孩子以后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呢,今天竹妈给大家些建议,大家不妨试试:
第一招: 抓住、分开、暂停
当孩子发生打人和攻击行为时,要和善而坚定地抓住孩子,分开打架的孩子,进行暂停。
奶奶要坚定地抓着她,让她不能打、踢等,不要说教或者大喊大叫,要给她一个拥抱,然后马上带着彤彤离开现场,并且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
通常,当孩子发生这样的行为时,带孩子离开现场到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我们可以建议孩子“在这个地方好好呆一会能帮助你感觉好一些吗?”
或者我们告诉孩子 “打人和伤害别人都是不可以的,你要停止打人”。然后可以让孩子选择“你和我待在一起或者你可以去你的房间或者暂停角,感觉你的感受,你来决定。”
暂停角,就是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建立起一个积极暂停区域并为其命名---一个可以有泰迪,Kitty、书、玩具等的地方。
关于暂停角的应用,大家感兴趣可以留言,竹妈可以详细讲解。
再提一下,怎样教孩子感觉自己的感受呢?其实很简单,但是需要长期陪伴训练,如果有需求竹妈也可以详细跟大家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