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见

作者: 杨琛_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23:53 被阅读15次

文章的主题很吸引我:不带任何杂质的创作。因为最近在简书上写文字,坚持日更,刚开始写的时候创作目的比较简单:仅仅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得久了有时候就会翻看一些标题党类似“如何通过写作赚钱?”“写作小白如何通过写作月入过万?等等之类的文章,虽然心里很清楚这又是一种写作课程的营销手段,但还是耐着性子读完了。有时候会向一些微信公众号投稿,出于想赚点钱的目的,为了提高过稿率,我会翻看好多公众号的文章,想学习他们写作的方法技巧以及内容,但是写作的灵魂在于独特的创新的语言呀,我为了迎合大众为了赚点外快还是在趋于改变自己。以特殊看普遍,我便知道了写作环境里多少人为了一己私利没有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忽略了自己的语言灵魂,以致于后期不去精心雕刻自己的语言文字,变得迎合大众,结局泯然众人矣。

所以在这个浮躁的创作环境中,史铁生奇迹的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在痛苦和黑暗的边缘只与自己的灵魂沟通、对话,成就了我们眼中的他。他的纯粹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想念地坛》无疑是对此纯粹最好的解释。一提到史铁生,便联想到地坛。我们并不知道如果没有了地坛,史铁生会不会写下这么多篇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文章。但没有如果,史铁生和地毯是共生共灭的,这便是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文中从四个角度写地坛对于史铁生的无声的帮助,条理很清晰。

紧接着追根溯源引出罗兰巴特提出的文学理论知识:写作的零度,对史铁生的创作进行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地坛的意义就在于给史铁生开辟了一个纯净的,空白的零度的写作空间,使史铁生与灵魂对话,探索生命的本质,给史铁生一个不带任何杂质的纯粹的精神空间观察这个世界。

文章的后面几段蕴藏着深深的矛盾性和哲理性。人生本来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思想,人也本来以一个矛盾体而存在。对于人生的一个选择题,史铁生选择了痛苦的哲人选项。人生本来无所谓对错,史铁生的选择也是。作者没有完全从属于哪个选项,而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理性的客观的角度去观看史铁生以及等等人生的问题,读过很多书觉得正是一种矛盾性才让很多文章活起来,即一个人不是完全的好人也不是完全的坏人。文章的内容会更丰满不单一。一篇好的文章该是如此。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了史铁生的另一方面带给她的人生启示。结尾处是积极的,至少没有陷入情感的黑洞,作者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从中看到了哪些有益的因素,可见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所做的思考工作一定是艰难且庞大的。

很喜欢这篇文章,虽然觉得稍微有点冗杂,但是我在里面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作者的灵魂和思考。

相关文章

  • 4.22 广州拙见:心安之处

    听说都是思想者。拙见 世间哪有真理,其实都是拙见 这一期的拙见主题是心安之处。 创始人田延友说,每次的主题确定用了...

  • 拙见

    刷网络越多,越觉得人们缺少自我认同感,就比如对待美这件事。 我觉得一个人的内在美不一定体现在看书健身上,内在不是一...

  • 拙见

  • 拙见

    每天晚上都会进来『简书』看看大家写的东西,有的受益匪浅,也不乏吹毛求疵哗众取宠的刷票党,最多的莫过于道德观和价值观...

  • 拙见

    简书使用的一些优点 文章编辑简单,易于排版,且所见即所得,点击“预览”进入预览模式,从右图即可看到发布的效果,可以...

  • 拙见

    读书时,拼了全力,本也算是通透之人,所以凭借着全力以赴和中上的领悟力,倒也能博得一个好成绩,但我所有的好运气貌...

  • 拙见

    不谈三观,不扯立场,因为我的手边就放了一本日本作家的书,我下午刚玩了美国公司的游戏,我还听了英文歌。 盲目抵制的做...

  • 拙见

    依稀记得小时候 喜欢机械的我 总是对车情有独钟 那时刚拿上驾照的我 就总是在幻想 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等...

  • 拙见

    文章的主题很吸引我:不带任何杂质的创作。因为最近在简书上写文字,坚持日更,刚开始写的时候创作目的比较简单:仅仅是为...

  • 拙见

    今天看《奇葩说》的时候,被马东老师的一段话温暖到了。他是这样说的:“我们的人生最重要的是,照顾着苟且,别忘了诗和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拙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pb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