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毛姆 读后感
毛姆在小说结尾时说书中人物无不得偿所愿:艾略特成为社交名流;伊莎贝尔凭着巨额财产,活跃于上流文化圈;格雷有了轻松赚钱的稳定工作,每日朝九晚六;苏姗·鲁维耶的生活无虞;苏菲求得一死;拉里获得幸福之道。
古稀之年的毛姆探寻思考人生的意义,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活着有没有意义。
最终所有人得偿所愿,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比如有些人天生喜欢打游戏 有些人天生喜欢社交 还有些人喜欢弹琴之类.....在以前我和朋友之间会相互戏称对方浪费时间,事实上根本没有人能够定义别人的想法是否绝对的正确或错误,
人有多少种,梦想就有多少种,哪怕他的梦想就是一辈子窝在被子里我们也无从指点。如梁文道所说,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更宽容地看待世界,平心对待与我们想法不同的人。
只是有些人能同行一程,有些人能相伴一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就好,他人无可指摘。
拉里追求的是终极真理,几乎所有追求终极真理的人,最后都会归结到理性和精神的满足。
杨绛先生《一百岁的一封信》里面写到,一百岁,已经走到人生边缘,我们曾经如此渴望生命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