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情琐忆‖挖炭泥

乡情琐忆‖挖炭泥

作者: 卜祥山 | 来源:发表于2021-04-30 13:43 被阅读0次

    小时候,虽说吃的不好,但是没饿着。因为小嘛,饭量也轻,生产队分的口粮基本就够了。父亲在外工作,省下的粮票还能补贴家用。劳力壮的就有些窘迫了,干活多,饭量大,不够吃的时候就只能细粮换粗粮的调剂,比如麦子换成棒子,棒子换成地瓜干……“不够吃”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木的烧”。

    等把坡里的麦茬、麦秸、麦穰、秫秸、棒子砟都烧干净的时候就得想办法了!

    于是,一家人就瞄上了村南二十里的“朱刘店煤矿”。

    朱刘店煤矿出产的煤,“大烟大火”,还间杂“臭炭”。这种大烟大火的煤适合“炼焦”。

    于是,有了煤矿,又有了焦化厂……

    推着车子去煤矿转悠一圈,总会收获“惊喜”!可以去“渣子山”(倾倒煤矸石,日久成山)上“拾炭”、拾木头,还能捡到“铁头子玩意”卖钱,可以去拉煤车经过的地方“扫煤灰”,胆大的可以拿竹竿戳拉煤车,一杆子戳下去也能掉下不少炭来。

    尽管一趟下来“收获满满”,但是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人来说,“出工破日”的出去一趟!时间不允许啊!

    于是又有了“挖炭泥”!

    “挖炭泥”可以晚上挖!不耽误干活!

    这里所说的“炭泥”可不是现在俊男靓女们用的“炭泥洁面膏”、“炭泥洁面乳”中的炭泥。

    煤块炼焦前都要经过水洗,把附着的煤粉冲掉,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环保意识,这些洗煤水也没有过滤、沉淀、再利用,混合着煤粉就直接进入排水沟了。人们就在焦化厂外的排水沟里挖几个坑,洗煤水中的煤粉就会沉淀在坑里,就成了“炭泥”。等积累的多了就用锨把“炭泥”挖出来,“炭泥”一般都是用“棉槐条”编的篓子盛着,即能盛住“炭泥”,又能沥干水分。

    回家后把挖来的“炭泥”掺上粘土、和成“砟子”,“烧”的问题解决了!如果挖的多,“砟子”晒干后可以储存起来,冬天就能生炉子,屋里也就不那么冷了……如果再奢侈一些,几个老头围着炉子一坐,“大把抓”茶叶一下,烟袋一叼,沸水沏茶的“滋滋声”伴着茶香,混合着呛人的烟气,在烟雾缭绕中荡漾着满足,呛得咳嗽也舍不得开门放出一丝热气儿……

    那年夏天,邻居大叔推着车子要去“挖炭泥”,我们四五个孩子也想跟着去看看,大叔说了句“回家和恁娘爷说一声,家里愿意就领着恁去……”那时候的孩子们可没现在这么“金贵”,回家早晚的也没人找、没人问。回家一说,俺娘头也没抬,手一扬“去吧……”

    一家人都还在街上凉快呢,我们“挖炭泥”小队就出发了……街上的人们跟大叔开着玩笑“今回挖炭泥不躁的慌了,有做伴的了……”“带上保镖了!不怕有“砸杠子”的了……”。

    出村,向南……后牟、前牟、小石桥……一个个村子在夜色中被我们甩在身后……

    挖炭泥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去的早了在上游挖坑,沉淀的快,挖的多,晚了跟在后面的,就剩下清水了……一般来说“好坑”都让附近村庄的人们霸占着,(他们不缺烧的,挖出来卖钱),“外来户”不敢往前,也就是趁他们不在的时候去“好坑”里“掏上两锨”。如果赶上产量大,洗煤多,用不了多长时间,两篓子“炭泥”就挖好了……

    连泥带水的两篓子“炭泥”推起来也不轻快!于是,我们也有了“用场”!轮番给大叔拉着车子,他越说“慢点、慢点,我不跟趟了……”,我们跑的就越快,像一群倔强的小毛驴……

    (寿光老卜支持原创。图片取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情琐忆‖挖炭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un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