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小就稀罕狗,我稀罕的不是现在与人“同床共枕”,“成双入对”搂在怀里的宠物狗,而是土生土长的“笨狗”。叫它笨狗不是说它智商低,指的就是本地狗的意思,比如“笨鸡”,就是本地散养鸡。再比如用棉布手工缝制的袜子叫“笨袜子”……
我觉得,笨狗才是真正的狗,忠诚、老实、听话、勇敢,好养活……吃着残汤剩饭,不用人操心,有时还替人操心。比如坡里浇地的潜水泵怕人偷了,就让它守着,场院里的粮食怕丢了,就让它看着,父亲开车回家,它就在钻进车底“看门”,家里的老鼠翻天了,它也戴着“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帽子捉上几只……主人受到威胁了,它敢上,家里遇险了,它敢咬……它们是“大黄”、“小黑”、“旺财”……它们俨然是家庭中的一员了……
我家就养过一只好狗,陪伴了我们十多年。那条狗是二姑父讨弄的,他留下了一直只,分给了我一只,嘱咐我好好养着。纯黑、短毛,说是鬣狗品种。二姑父那时玩枪,冬天打兔子就带着他家的狗,只要发现了野兔,基本不用开枪,狗就能撵上叼回来。我们家的狗我没试过,但是它的脚力、耐力确实不错,一口气跑二十几里路不成问题。虽说没去坡里抓过野兔,它在家里也没闲着,闭门“苦练技能”,抓家鷐子,抓老鼠,抓长虫……
最让人感动的还是它的灵性,我们这里叫“通人性”、“通人气”。那时弟弟在村后三里之外的学校上学,晚自习后要骑自行车回家,那时的桂河还没有修桥,行人踩着石头过河,自行车就直接骑车涉水过河。弟弟上了三年学,这条狗基本上每晚都去学校门口等他,然后跟在他的自行车后面跑着回家。冬天的河水多冷啊,一个来回就要趟两次河,回到家,腿毛上都有冰瘤子。但它就这样一直坚持着,你说怪了,弟弟晚上八点半放学,这只狗八点二十就从家里走,时间掐的很准,“上差下末”不了几分钟。它对时间的感知从哪儿来的呢?一放学三四百人,它是靠什么“认人”的呢?到现在我还觉得蹊跷。
那年,村西的大嫂带我去相对象,我紧张的要死,心里想着“要是有个作伴的就好了”,等我们到了大嫂的娘家才发现,狗也跟着来了,“唉!狗啊!你是来看我笑话的吗?”……我和那个姑娘坐在炕沿上,我低着头,红着脸,搓着手,不知道怎样开口,这条狗就在我俩腿间钻来蹭去,替我着急。最后,虽说对象没谈成,但我和那个姑娘都说“这狗不错……”那年,又遇到了那个姑娘,为了避免尴尬,我打算装作没看见就过去了,可这条狗实在啊,冲到人家面前,象是老友相见似的,分外热情,没办法了我只能上前有话没话的跟人家客气了一番。惹事的狗啊!气的我瞪了它两眼!
应该是九十年代初吧?我们这里兴起了“打狗运动”,说是为了防止狂犬病。“不管大狗小狗,一律不留活口”。乡里也成立了打狗队,联防队员成了打狗队员,派出所长成了打狗队长,我现在还记得打狗队长的样子,“一身警服,黑大个,手枪别在腰上,枪上还拴着红布条,像个山大王”。打狗队为了取得打狗的最佳效果,有时晚上进村,用敲门,踹门,来吸引狗叫,一有狗叫,立马打死或击毙。
这么好的一条狗,不能眼看着没了性命,我们就商量着把狗送出去躲躲风头,正好南边的昌乐县“不打狗”,俺娘和我说“早晨把它送到恁姨家去吧……”我借了一辆三轮摩托,打算的很好,放在车斗里拉着它,毕竟二十多里路呢,可别把它累趴下,可是它就是不听话,抱上去它就蹦下来,我也气坏了,发动了摩托就跑,它就在后面跟着,有时还挑衅似的跑在了我的前面,有时它在公路边和我并排着跑,歪着头看我,好像是在向我炫耀着它充沛的体力和优良的越野性能。
二十多里路,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把它关进了大姨家的耳屋里……摩托是借人家的,说了声“不住下吃饭了!”匆匆回家。
回家后的一幕让我气的吐血,“狗回来了!比我到家还早”!而且回来的悄无声息,这是一条会“反侦察”的狗吗?!我把它揪过来就是一阵猛揍!它不反抗,不做声……其实它也不容易啊,来回跑了四十多里路累的够呛,回家还莫名其妙的挨了顿揍……狗啊!你这不是自己找死吗!我摸着它的头,哭了……
既然送不出去,就藏在家里吧,我摸着它的头说“后晌(晚上)不能咬了,再咬可就没命了……”它似乎听懂了。
这静谧的夜啊!乡村小夜曲中怎能少了犬吠的音符呢?
打狗队工作很认真,对养狗户还要入户调查,进门就问“狗是怎么处理的?是杀了?还是埋了”?我硬着头皮说“早就卖给杀狗的了!不信你进屋翻翻……”!
狗,其实就在床底下,那天他们没翻,狗也没叫。
1.网上借用图片。
2.村后的公路。
3.溎河。
4.落日余晖……溎河,孤树,鸟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