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朋友圈是一个有趣的世界,里边有许多自编自演的秀、许多的呐喊……。就像一个真实的世界,可以看到一个真实世界的背影和补充。
最初的微信仅仅加了几个真正现实中的好友。那时候的朋友圈更多是情绪到的时候一种自然的流露,就像写日记一样简单地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和情绪。没有观众的世界,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当然也是一种最真实的状态。那时候在乎的是自己记录的内容。
当“朋友”越来越多的时候,真实的内容再也不能写了,那是隐私。但是,大家却在朋友圈中发现了另一个更加刺激的内容:回复。去回复的人真的是太爽了:内向的伙伴可以大胆地在里边说话了、害羞的伙伴可以给自己心仪的对象留言、下属可以给领导拍马屁了。发状态的更爽:可以装着过精致的生活了、可以嘶吼着告诉不相信的人我很幸福/优秀/坦荡/上进/多金、可以不动声色地骂人、可以不断地教育别人、可以卖各种东西了……
对于想要拉近双方关系的人来说,朋友圈更是一个有利的工具:需求挖掘器。朋友圈虽然不是一个人真实生活状态的展现,缺失一个人希望在别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往往也是个人见识所达的边界。
我们来欣赏一下朋友圈的各种生态吧。
(1)微商。很多人非常讨厌微商,认为微商在群里是一种垃圾食品。微信的流浪这么高,随客流进行销售是非常合理的商业行为,他的销售难度比实体店销售和电商销售都更高,而且商品质量并没有比天猫差。招人讨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强制性地霸占了用户的注意力。手机屏幕一共就那么大,如果微信没有屏蔽功能,可能异业翻下来80%都是微商广告,其他内容占了20%。
但是,微商一直活的蛮好,因为大多数人会选择性地留存所需的微商。比如一个喜欢购物的小姑娘会留着相应女士用品或者儿童用品的微商信息,一个养猫人士会留着宠物用品微商信息。
这就是一个市场,商家不断地发布产品信息,需要的人进行购买。不要以为只有不断发各种保养品、各种特产等明确用品的人才是微商。那些健身房教练、各个公司的业务员也都在朋友圈发各种业务相关的信息,他们也把这个当做一个市场。
(2)有坑求被填人士。最明显的状态是抱怨:工作的失落、生活的单调无聊、感情的苦闷、不得志等等。失业的人希望有人介绍工作,无聊的人希望被约,伤心的人希望有人安慰——而这些都是在线下生活中没法实现的。看到这些状态,只需要看到什么提供什么就可以了,特别简单。
还有一类状态比较隐晦的状态。举一些例子:(a)发“祝自己生日快乐”,只是隐晦地表达了对未受到足够关注的失落;(b)吃饭之前狂发朋友圈,开始吃饭了确一言不发,只是对社交生活的渴望,却在真正的饭局中没有获得;(c)发布自己各类精彩生活,各种自拍、昂贵的消费、优雅的生活,只是希望别人认可他的生活,或者幸福或者精彩,或者优秀到被吸引等等。
(3)希望洗脑世界的那些人。每个人都有为人师之心吧,遇到自己确实觉得不错的,就希望别人也遵守此道,倒是蛮好理解的。通过别人发的文章,常常能读破别人在某一方面的见识高度。而发布的人往往希望被读者回复:受教了。
(4)少数真诚的日记。情到深处的流露,看到触动每个人的点,还是很动人,能帮你更好读懂你的朋友。这里需要真诚的交流。
这是好事,因为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孤独了,是个人精神世界的觉醒。相比我们的父辈沉沦在生存压力之上,这一代人的生命更加丰满和充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