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4-20每日一悟:读点《论语》,过好平凡的人生

2024-04-20每日一悟:读点《论语》,过好平凡的人生

作者: 知行常乐 | 来源:发表于2024-04-19 08:22 被阅读0次

到乡镇上班,每天在路上的时光便要一个多小时,独自一个人的时候,我除了听歌,便喜欢听听樊登讲书、喜马拉雅等有声内容,充实路上的时光。听一听经典的书籍,孤独的行程,便觉有趣,甚而值得期待了。开车,听书,成了我不需要刻意养成的好习惯,也因于此,开车的时间,便觉充实了起来。

从县城到我上班的乡镇峙滩,全部是崭新的柏油路,一路青山绿水,风光迤逦,道路宽敞,且车流量很少。驾车行驶在这样的路上,心情舒畅而轻松,再利用车载蓝牙,听听感兴趣的书,时光美好而温馨。有时候,甚至一个人想想心事,也觉甚好。

昨天,由于心中积聚很多烦心事,下班从单位上出来,上车后,想着“听什么呢?”情不自禁,下意识中便想到:听听心理学方面的书吧。打开樊登听书,在搜索栏打出“心理”两字,蹦出两本可听的书,一本是《这就是心理学》,一本是《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第一本听过两遍,那就第二本吧。于是便打开了第二本书。第一遍听下来,我并没有留下明确而深刻的印象,只知道了这是本教人如何克服焦虑的书籍,仅此而已。好像讲了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缓解焦虑的具体方法。后来,又听了一段讲《论语》的内容。

有一种明显的感觉,西方人写的东西,具体操作性强,但很难触动思想,而我们中国人写的书,一时理解不了,很多东西,要靠你慢慢去悟,一旦有所悟,便觉茅塞顿开,带来欣欣然,很美妙的感受。我们必竟是中国人,对中华传统经典,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这不,当听到樊老师说到《论语》中的一句话: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者不惑。我便深有所悟,牢牢记住了。

回到家,把字帖《论语精选》,以及于丹讲论语这两本书,找来放在了床头,计划晚上睡觉前,多翻一翻。

这些经典,它塑造了中国人的灵魂,你越深入,就越觉得它在润物细无声中触动了你,如果能学而思,且去深悟之,践行之,定会让你受益终身。

我们普通人,为什么总时常会为一些生活的琐事而烦忧,面对未知恐惧,面对选择困惑,这不都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宽仁,不够勇敢,不够智慧吗?修仁,练勇,汇智,要成为我们一生的追求,人生修炼,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停止。听起来,似乎有些空洞抽象,但用当下通俗时髦的话来说,它可以让我们过得更幸福。不是吗,不忧不惧不惑的人生,难道不是无比幸福的人生吗?

为了人生幸福而去修炼,“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君子不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温故而知新。”等等,其实,这些经典话语,具体可行,愿我们都能深悟之,践行之,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相关文章

  • 读论语,悟人生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国家有5大要件, 第一要敬事,面对每一件事,首先...

  • 读《论语》,悟人生(3)

    按说这样逐句读《论语》的方法似有不妥,难免不能统观圣人思想的全貌而有失偏颇。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这么啃,根本就无法...

  • 读《论语》,悟人生(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开篇第一则原文,是大家口口...

  • 读《论语》,悟人生(2)

    有子是孔子的重要弟子,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 据说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想念他。...

  • 《论语》悟读(一)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相差并不大,但是人后天形成的习气却相去甚远。 那么,相同的本性是如何延伸出...

  • 十七岁

    十七岁最后一天 益读论语 益读平凡的世界 益读梁实秋 益读张爱玲 快高考了 适当放松 就读红楼梦 要紧张一点 就去...

  • 论语悟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意思是:学习了东西后,要常常...

  • 论语悟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

  • 论语悟读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

  • 论语悟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提示我们要定期的去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4-20每日一悟:读点《论语》,过好平凡的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zb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