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开篇第一则原文,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名句,后世经常有人在言谈文章中引用。
这段流传深远的句子,对人们的影响和启发甚为广泛。短短三句,道出了学习、交友和个人修养方面的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时常温习旧知识,不也是喜悦的事吗?
孔子如此说,必是有了切身体会,并受益很深的,否则他又如何用来教育弟子呢?复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反复,更是一种潜心投入,用心揣摩,品味咂摸的状态,其收获之丰厚,只有深得复习之味的人才能体会吧!
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又有几个人体会过这种乐趣呢?厌学的孩子们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对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他们来说,复习是多么奢侈而令人讨厌的事啊!老师们疲于应付名目繁多的课题研究,时刻需要为各种各样的检查做繁复的准备,又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并反复品味旧知识的乐趣?大街上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迎合着只求速成的现代人,又有谁为了一个知识点,一个小技能而下琢磨之功呢?
若真能静下心来,复习应该是世界上最行之有效的技巧和方法了吧。可惜明白的人并不多,或者说明白了道理实行起来却另有做法的人太不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
人生不可无朋友!朋友,让生活多一份美好。友谊,使人生更有意义。世人称赞的管(管仲)鲍(鲍叔牙)之交,高山流水话知音的伯牙和子期,一生志趣相投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谊…… 太多令人羡慕的真挚友情让世间多了温馨添了明媚。
古诗文里也太多描摹友谊的诗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李白)…… 友谊之珍贵,古今共鉴。拥有一份真挚的友情,更是人生莫大的幸运。
但又有多少人在感叹知音难觅,又有多少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现代人感受更多的是孤独,表面的热闹喧哗、曲意逢迎的频繁社交,隔三差五的聚会,趋利避害的交往,这些不是真正的友情。找不到可以诉说心事的朋友,多的是浅尝辄止的点头之交。快节奏高效率下的日常,人们来不及培养更深厚的感情。害怕受伤的潜意识,更是封锁了一个个渴望真情却又恐惧的心。
空虚无聊的日子里,微信QQ都成了摆设,太过稀少的沟通,让人们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打开心灵的窗户,成为遗失多年的神话。
聚在一起的都是朋友,却又都不是朋友。你来我往间也很快乐,热闹之后却更孤独。
所以“有朋自远方来”,真的很快乐!可这种快乐太稀少太难得,拥有了就好好珍惜才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这样的境界可真让人佩服,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廖若星辰。付出了辛苦,却被认作别有用心会做表面功夫。无意竞争某个职位,却被同事称作深藏不路虚伪造作。真诚相待,却被朋友曲解成用心险恶奸诈狡猾。面对诸如此类的不理解,大多数人都会气愤抱怨,甚至和对方反目成仇。不利于团结,搁浅了友谊,还给自己树了敌。真是只图一时泄愤之痛快,却为自己和他人的心里设置了距离和障碍,可谓极不明智之举。
有人说,君子的境界一般人很难企及,所以不知而不愠,谈何容易?
但我们却可以做到,凡事多一份思考,说话留一点余地。不要让冲动造成更多的后悔,慢下来换个角度,或许会发现不一样的结果。
读完这一段文字,感觉自我修养的道路实在漫长,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学习,认真感悟,在生活中磨砺自己,在阅读和实践中完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