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热衷于分秒必争了——
运动会场上,除了参赛选手,其他学生都手拿书本在学习,运动会还有意义吗?做核酸检测排队时,手里拿本书看会儿;早操前,学生人手一本书,背课文,如若灯光明亮,还能看清书上的字,有些时候,灯光昏暗或无灯时,不知学生是如何看清书上的字的;早餐前后,午餐前后,下午第三节,晚餐前后,学生的时间被安排到毫无缝隙;好不容易有十分钟下课时间,个别老师拖堂,文明岗学生不能及时到位,班级还要被扣分;晚自习后,学生回到宿舍,洗漱时间都相当紧张,还有坐着、趴在床上各种学习的……人生似乎只剩下“学习”这一件重要的事,真的如此吗?这样正常吗?
细想想,时间安排如此紧张,能培养几个能真正爱学习的人呢?那种自发、自主的能力,根本没有时间去培养,何谈喜欢与爱呢?一天下来,学生能自主学习的时间,几乎没有。不知道回到宿舍那点儿学习的劲头儿是不是一时兴起,亦或是在赶写当天作业呢?暂且以为那是一群爱学习的孩子,可他们的大脑允许他们完成一天高强度学习后,依然能支持他们熬夜苦战吗?恐怕大脑早就累了,精力早已枯竭,此时的学习,还有效吗?
该学时学,该玩时玩,该睡时睡,张弛有度,松紧适宜,才是最适合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否则,恐怕只能吃力不讨好,学生对于“学习”这件事,始终是被动地作秀!
学生的时间,被我们人为地破坏成七零八落,每天我看到学生最多的样子就是坐在课桌前,听课或写作业,学生的灵气就被这复杂的学习安排,挤兑得没有了立足之地,一个个变得呆而傻,青春的朝气,也被泯灭得所剩无几。上学的代价太大了吧!受苦的还是学生!
形式主义害人不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