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00713/0627728deeac7a92.jpg)
那些年,上过的夜自习——
大概是四年级的时候,临近期末考试,老师说快考试了,为了更好地复习,我们晚上来学校上夜自习吧。学生们都是本村的,学校就在村南头,很近。
我们第一次听说还有夜自习这个新物种,都特别地兴奋。
吃过晚饭后,三五成群地去上夜自习。那时候村里还没有路灯, 上学路上很黑。 像手电筒这种家用电器也是比较奢侈的,然而,所有的困难都难不倒聪明的我们,我们会自制灯笼。
首先准备一个玻璃的罐头瓶子,要广口的那种,而且不能太高。再找一小段蜡烛,点燃后滴一滴蜡油在瓶底中间处,把这一小段蜡烛粘住,再找出母亲纳鞋底用的棉线绳子,一端在瓶口上绕两圈固定好,另一端系在一根木棍上,一个小灯笼就制作完成了。
每个人手上提着这样一个自制的小灯笼,说说笑笑地就去上夜自习了。
到了学校,就把蜡烛从罐头瓶里拿出来,再粘到课桌的左上角,预备停电用。
那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村的电力设施还不完备,停电是家常便饭。
说是上夜自习,我感觉其实就是让孩子们到学校里聚在一起玩儿。
老师说一声:你们自己复习昂,班长和组长看好纪律,就自己去忙了。也不说复习啥,也不说咋复习。
我们一开始还装模作样的,看看书、写写字,时间一长,可就坐不住了,由一开始的窃窃私语变成明目张胆地说笑打闹,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
当此时,就是老师该出场的时候了,就在我们玩得正尽兴的时候,不知是哪个眼尖的看见了站在教室门口的老师,压低嗓音说:老师来了,老师来了!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偷偷地看向教室门口,尽管光线不是很明亮,还是可以看到老师那张阴沉的脸,眼睛瞪着班里的每个同学,吓得我赶紧收回目光。
老师迈着四方步踱进教室,拿起黑板擦,啪地一声拍在讲桌上,所有人都吓得一激灵,老师开始训话:干嘛呢?你们这是反了天了早?就是这么上课的吗?知不知道快要考试了……
然后就开始“杀一儆百”了,把班长组长都训了一通,甚至还拿笤帚抽了几个人的屁股。
一番武力过后,我们都老老实实地上自习了。
即便如此,曾经的那段记忆还是快乐的。
如今,我已为人师,教的是寄宿制的初中生,学生每天都会有八节正课,外加一节早自习,一节午自习,三节晚自习。
不得不说,现在的学生比我上学时要累得多,压力也要大得多。
所以,每次轮到我上语文晚自习的时候,我都会用心调整安排上课的内容。
三节晚自习,一般只会有安排一节讲课或做练习题,其他两节会安排读书、演讲或者多媒体观看纪录片等活动。
我尽量让学生在一天的紧张学习之后,得到适当的放松,并能发展一些自己的特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