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若由先生意志领导国度向前,
由于它没有野心,没有私欲,只有国度
且不可动摇,那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它的脚步。
它犹如一位无意识的巨人,只会被动防御,对他人也就不够成威胁。
如此,可以说是完美的化身,是国度能够长存于世的关键。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0500/74007d4d7ecf01c5.png)
钟声响了,九声,久久回荡在空中,在人们耳中,深入心灵。自先生去世,敲响第一声起,已过去整整一个世纪。当年,先生欲以钟声为数,记录国度逝去岁月。但想到千年之后,钟响百声,耗时,费力,甚是麻烦。思九为数之极致,钟响九声后,便以此为准,敲响祭祀的篇章。
十年一次的大祭,随着钟声落下,拉开序幕。对于国度而言,这是庄严而神圣的一天,也是场盛会。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你是国度成员,都会得到国度的邀请,来参加这场祭祀。而且,这邀请是强制性的,因为国度明文规定,一年一次的小祭与三年一次的中祭可自由选择。十年一次的大祭,任何国度成员都必须参加,否则将视为不尊重国度先辈的付出与努力。如此,将剥夺国度成员应享有的一切权力与义务,仅保留国度成员身份。
此时,数千人围跪在先生祠堂周围,只有祖上有人葬入先生祠堂者,才能进先生祠堂祭拜先人。祠堂的正前方,放着将近百人的牌位,他们大部分都是随先生创下这片基业的先驱者,是国度的奠基人。昔年,在先生的游说下,他们接受他的邀请,成为国度最早一批开拓者。当时,前程迷茫,看不到尽头,只有先生手中微弱的烛光照亮着前行的路。是的,烛光很微弱,却在那些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带给他们希望。一路走来,虽多有磕碰,但他们从未停止,一直在前进。
时间,见证了他们的努力,谁也无法磨灭他们的付出。如此,匆匆百年,他们虽已化为枯骨,但他们的心依旧在跳动,伴随着他们的梦,伴随着国度,从未停止。是他们,孕育了这个全新的生命——国度,也让他们自己,成为它的一部分。从此之后,国度在,他们就在。
“超,这可真是场盛大的祭祀呀!”看着遍地香烛以及不绝于耳的诵经声,青轻声说道。
“当然,这次祭祖,可是国度最高的标准,十年才一次的大祭。”
“这花费肯定不少吧,是基金会掏钱么?”
“不,还记得昨天敲钟的那位老者么,他是这次祭祀的祭司,也是此次所有花费的承担人。”
“为什么要他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花费?”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成为这次祭祀的祭司,这是荣耀,也是未来能否葬入先生祠堂的重要依据。对于他们来说,承担这次花费并不算什么,准确的说,并不是谁想承担就能承担的。这竞争可是很激烈的呀,要知道,在国度,像他一样的老者可并不在少数,可又有谁不想葬入先生祠堂。”
“可是,你不觉得,国度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呀。”一想到昨天的情景,就让青心中不舒服,为什么他们只能跪在祠堂外,有些人却可以进入先生祠堂,同是国度成员,为什么要区别对待。
“呵呵,不是还有人连庭院都进不来,只能在外遥祭么。”超并没有回答她,只是笑着说道。
每年清明,先生祠堂都有祭祀,因此,国度有专门负责祭祀之人,主持祭祀。当然,祭祀标准有大也有小。一年一次的是小祭,三年一次的是中祭,十年一次的是大祭。小祭与中祭是自由选择,任何国度成员及编外成员(在国度学堂毕业,却还没有通过国度考核之人)都可以来祭拜先人。大祭,是强制性的,当然,针对的只有国度成员。对于那些编外人员,仍可自由选择,只不过只能在外遥祭,不能进入庭院。这里,可以说是国度的起源地。当年,先生在这里培养了第一批国度学员,正是他们,在先生离世后,撑起国度这片天。在先生离世前,国度已建立自己的学堂,这里也就空出来。如此,先生祠堂与先生书斋也就在这里落叶,成了国度的祖庭。
“走吧,去先生书斋,我的申请已经通过。”拉着青的手,他们来到先生书斋前。这里,存放着先生及对国度有大贡献者留下的诸多笔记,记载着他们一生的所思所想。这是他们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在寻找合适的继承人,来完成未曾完成的遗愿。这些笔记中不仅记载他们一生的感悟,也有不少未曾完成的设想,是时机不对,也是精力不够,让他们无法去实践,只能留给后人,供其参考研究。因此,国度成员对它们都很感兴趣,只有提前申请,才有机会去里面一探究竟。而且,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先生书斋开放的时间,正是清明节。
本以为书斋里会有书架,有书籍,犹如一个小型图书馆。可进去之后,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这是一个空旷的大厅,大厅着摆放着一座又一座的雕像。如果你熟知国度发展史,就会发现,那最大最高的一座雕像,正是先生。其它的,都是曾对国度有大贡献,已葬入先生祠堂之人。
雕像栩栩如生,如同他们生命再现,呈现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一刻。它们,都是出自自己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雕刻家之手,是由基金会出重金聘请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彰显他们为国度所付出的一切。
雕像的背面简单的介绍了他们的一生,而他们双手托着的,是一个心型玻璃箱,里面放着的是他们一生的心血。超游走于众多雕像之间,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人,却止步于先生雕像前。只有对国度有贡献者,才能申请观看先生笔记,其他人的,只要是国度成员都可以观看。当然,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先生这一脉之人无需如此,可直接观看。可以说,现在的国度,是由数十上百个家族支撑的。在将来,是数千上万个,甚至更多。这些家族祖上都有一个或是几个先辈葬入先生祠堂,他们自成一脉,与国度同在。
对于这些对国度有重大贡献的家族来说,自然是有些特殊待遇的。比如说不用经过考核,只要从国度学堂毕业,就可成为国度成员;比如说十年一次的大祭,可入先生祠堂祭拜先人;比如说无需等到清明节,随时可以入先生书斋观看自家先人留下的笔记。
遗憾的是,超只是个幸运的山村小伙子,无此殊荣。看着眼前诸多雕像,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刻,他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自己的雕像会屹立在这里,自己的画像将悬于祠堂前,享世人祭拜。
当诸多国度成员流连于先生祠堂与先生书斋时,在先生阁楼中已聚集一批人,他们,大多都已年过半百,却依然精神抖擞。因为这不仅是国度十年一次的大祭,也是先生书斋开启之日,更是国度高层聚会,商议未来十年发展的重要日子。这里,曾是先生居住之地,现已成商议重大决策之处。因为先生曾言,自他之后,国度再无先生,只有对国度有大贡献者。自此之后,先生阁楼再无人入住,因为没有谁有资格住。如此,也就成了聚会地最佳的选择。
“诸位,自第四座高中学堂建立,距今已将近三十年。十年前,就有人提议建大学学堂,用以补全国度学堂,完成当年先生的计划——一座大学,四座高中,十二座初中,三十六座小学。可先生曾留下一字——稳,别人一年十步,我们却是十年一步。他们最多不过百年,而我等,将与岁月同在。基于此,这个计划推迟了整整十年,现在,一切都已准备好。我相信,是没有人再反对了的吧。”
“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不过,与之相伴的事,也要做些调整,用以确保整体的合谐。此后,以大学毕业为准,凡从国度大学学堂毕业且考核通过者才能成为国度成员。当然,考核也会有所调整,但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要想通过考核,就必须得把自己家乡那座破旧的学堂修缮一新。”
“人是聪明的,聪明的人是可怕的。如果这世界将毁灭,那一定就是毁灭在聪明人手中。同样的,如果国度会破灭,那一定就是破灭在聪明人手中。先生有感于此,当初与诸多同伴制定国度的规章制度时,力求简单,即使山野村夫见了,也能一目了然。如此,即使他很是聪明,也将无可奈何。可是,这也衍生出诸多麻烦,增加国度的负担。现在,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呢?”
“呵呵,当初,先生及其伙伴可是说过‘此法已立,凡动此法者,即撼吾等之根基,当驱逐之’。怎么,你现在就要把他们的话抛之脑后么?”
“世界在变,我们若不变,是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的。如此,是会被时代所抛弃,最终误了国度的。”
“是的,世界在变,可是,有一些东西,是无论发生什么,过去多少年,都不会变的。国度就是根植于此,以此为本,如此,无论世界如何变,都不能影响其根本。根本不动,其它的都是细枝末节,不足为患。”
“事情虽然微小,但也是不可忽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等当谨小慎微,防患于未然。”
“圣人曾言,事有初始,物有本末,知所先后,则近乎道矣。你所在意的,不过是事情的末端。不断完善国度的规章制度,虽能让事情更加简单明了,只需按规矩办事即中。可是,规章制度多了,也就给了投机取巧之人机会。于是,阴险,狡诈也就出现了。这可以说是为国度的破灭埋下祸根,是绝不允许出现的。如此,两害相较取其轻,规章制度简单明了,虽会衍生诸多麻烦,但都是可以解决的。这样,是更加有利于国度长存于世的。”
“我并不是要动先生当年制定的规章制度,只不过是想稍加补充,进一步完善吧了。你们为什么如此抗拒呢?”
“或许,追求完美,这本身就是个错误。盛极必衰,这是事物必然的规律,追求完美,也许最终得到的将是毁灭。昔年,秦皇一统天下,这可以说是所有秦王,秦人的梦想。可是,却二世而亡,从此世间再无秦。国度,求的是长存于世,用时间来增加自己的底蕴。不求最辉煌,只求最实在,一步一个脚印,风雨无阻,一直前进着。虽然很缓慢,但却从未停止。”
先生创立国度学堂,国度基金会,国度事物所,三足鼎立,循环一体,生生不息。这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好的选择,但并不是说,它是完美的,是没有缺陷的。只不过是条件所限,难以完善,只能留待以后。
我想,诸位都曾看过先生留下来的笔记,也就知道他已留下改进之法,自成循环。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国度学堂。国度学堂学员中从山村来的学员依旧免除一切费用,其他的人,都将交纳学费,学费并没有固定的数,是自己父母年收入的一半。之所以如此,是为了让国度成员的子女都上得起学,也是为了保证其父母工作或是生意不如意时,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
如此,国度学堂有了收入来源,等到它的收入与付出成正比时,也就可以不需要国度基金会的资助。这时,也就可以说,国度学堂摆脱了国度基金会的掌控,独立而出,自成一体,形成一个小循环。由于国度基金会与国度事物所的单一性,让它们难以独立而出,自成循环。不过,它们一个只索取不付出,一个只付出不索取,正是天作地设的一对。
先生有感古之王朝成也王,败也王。夏禹建立了夏,夏桀却破灭了夏;商汤建立了商,商纣却破灭了商;周文王建立了周,同样是周王破灭了周。于是,自他之后,国度再无先生,只有对国度有大贡献者。
先生创造了国度,理应领导国度走向昌盛。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感于此,先生凝聚了先生意志。人可以身死,但意志却可以不朽,以不朽的意志化作群龙之首,领导着国度前行。
龙不可无首,国度也应有一个领导者。可是,谁也无法保证,某个领导者不会为了私欲,而置国度不顾。要知道,一个人强大了,行事就会嚣张,一个嚣张的人,即使再强大,也是会破灭的。而且,是人就有弱点。要想破灭国度,最好的方法就是破灭国度的领导者,引其向恶。
如此,若由先生意志领导国度向前,由于它没有野心,没有私欲,只有国度,且不可动摇,那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它的脚步。它犹如一位无意识的巨人,只会被动防御,对他人也就不够成威胁。如此,可以说是完美的化身,是国度能够长存于世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