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教师评价素养的基本要求。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意味着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须从甄别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所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责任和评价权利,也对教师的评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所从事的课堂理答、课堂观察与判断、作业批改、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测验等都是在进行评价,花费时间也很多。但不少教师既忽视评价,也忽视为何评价和如何有效利用评价,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评价并未发挥足够的作用。
很少有教师对教学评价进行预设,对评价目标的引导作用认识不够,评价反馈调节多关注对学生的直接反馈,较少关注通过评价调整自我的教学。
教师的评价方法多聚焦在明确、具体、可测量的结果性目标上,而对于那些难以测评、不易转化为外显行为的体验缺少工具和方法。
常用“很好”、“非常棒”等笼统语言,竖大拇指、鼓掌等身体语言,这种语言贫乏、行为随意、方式单一的评价难以促进学生学习,应根据不同内容、情景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
课后,教师大多关注课堂效果评价,却很少从“结构”的高度对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达成等操作层面进行评价,也缺少对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和效果的系统审视。
教师的评价方向多在学生活动、表现状态等外在表现,减少对学生的思维深度、体验程度等内在活动进行评价。
教师不仅要学会教学,更应学会评价。长期以来,教师关注最多的是“如何上课”,而忽视了“如何评价”,没有把课程标准、备课、上课、作业与评价建立起内在的必要联系。
教育性是评价的根本属性,评价的价值观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并以此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及其专业发展。
评价即学习,评价与教学要融为一体,评价过程即学习过程,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更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倾向,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习自我监控、寻找有效反馈、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在评价学生表现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自评;学生能够在他评的基础上“反求诸己”,重新进行自我定位,以求得自我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我认知水平更作为教师二次评价的基石,基于此教师能够及时改进教学过程,实现教师自评。
教师必须拥有必需的评价知识、技能与能力。分解课程标准、精准定位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抽样、选择方法、收集与处理数据、反馈或汇报结果等应该是必备的,课堂评价、作业设计、命题编卷、数据分析等更是必不可少。以课堂评价能力为例,教师应清晰地界定学习目标,据此采用多样的评价技术收集、处理与目标相关的学习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引导和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没有评价,就没有课程和教学。(18.9.22《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