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鸡汤预警⚠️)
最近一直在简书上发布文章,也参加了每日更新的的挑战。好像理所应当的把每日完成一篇文章当成了任务,而忘记了自己写作的初心:用文字形式记录对生活的思考,写下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字(主要的写作内容集中在【观书】【随笔】【时事热点】这三个专题里)。
现在已经产生了这样的心理暗示:
坚持写作=> 量变到质变,希望文字被更多的人看到、被认可。
这是何其错误的想法!
我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毕竟近几年贩卖成功学的作品铺天盖地,社会上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成功大师”。这些所谓的大师,充分利用着人们的焦虑,为自己谋求最大程度的利益。他们会日复一日地告诉你坚持的意义,更会跟你强调不坚持意味着之前付出所有的努力白费,甚至是说连坚持都做不到你这辈子就完了!
反向鸡汤来了 => 据各类教科书和文史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之一的是南宋著名的大诗人陆游,他的一生共写了近万首诗,平均每隔三天就能写出一首。
即便是陆游,他也不是每天吟诗作赋。所以说,不坚持每天写又怎么了,不必活在别人的条条框框里、取悦别人。如果自己在有想法的时候多写,保持着一段时间能产出一篇认真创作的文字,年复一年,我也可以很自豪地拍胸脯跟别人讲自己数年来有着坚持写作的习惯!
当然,坚持是有意义的,至少是被自己心理上赋予的积极暗示。但是,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意义:天天按ctrl + c, ctrl + v,也成不了计算机操作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