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人间值得》,心里轻松了很多。很多在读书中感受到的矛盾和执拗的结儿似乎都打开了一些。
本书的开头就让我释怀了久久“愧疚”的一件事:博爱不足的职业心态。作者中田恒子也是一名医生,“我并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但也不讨厌或反感”,“我所能做的就是如果患者需要我,我能提供帮助就可以了”。轻松感与认同感让我安心的读完了整本书。最朴实的语言能给人最有力量的心灵支撑,因为它比其他炫丽的语言拥有最真实的力量。于此,心绪安稳,写几句随感。“静能生慧”即是如此吧。
一、有感“活在当下”与“以终为始”的两种人生状态。
这两者是否矛盾?在我看来,并无矛盾。“活在当下”既是一种人生活的得通透之后智慧的心态,也是混乱甚至无助之时最适宜的选择。前者是人生自在境界中化繁为简,后者是最基本的安全感的保证。如果思虑过多已经成为负担,不如回到当下,做好眼前的事,然后你会惊喜的发现后面的已经有了答案。“以终为始”则或是半惑人生阶段“正轨行驶”的保障,或是每个胜利里程碑的加速器,亦可是跌倒后迅速爬起前行的路标。一切的前提是你那时的心态和能力能与之匹配,否则以终为始只会徒生烦恼与压力。无论哪一种,这世间都配备着无数的心灵鸡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喝的安心和安心的喝。还可以:换着喝。
二、“空闲”与“忙碌”哪种人生状态更好。
大多人的答案和我是一样的:都不好。过多的“空闲”,有时会带来负面的影响,“适当忙碌”的状态反而好。在这一年中,自己体会颇深,空闲时间多了,能做的事和做事的效率却越来越下降。过去略带紧张感的工作节奏让自己特别珍惜空余时间,空余时间不足时便开启最强大脑去智慧的统筹工作时间,读得了书,交得了友,跑得了步,画得了画,陪得了娃,约得了会,工作也没半点耽搁。其实,生活就是一种平衡术,不只是困惑了累了就一定要做减法,适当的加法也会建立新的平衡。
三、放下执念“必须要幸福”
且不说幸福本是一种感觉与心态,凡事加上“必须”二字,就是已经给自己上了不幸福的精神枷锁。即便真的把自己逼到如愿以偿,失去的快乐又是否值得换取一刹那的幸福?人是以相对极短的生命时间个体来参与这个恒久宇宙的演变,人生最重要的是选择好生命过程是否“值得”,而不是做一个被“过多欲望”控制的生命,在舒适圈的边缘找到心流的状态,这一生足可愉悦和满足自己。
四、享受“孤独”的时光是一种幸福的能力
他人有他人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轨迹。把每一天都用平常心去简单生活,反而获得了快乐和踏实。生活中很多人是不能自己独处的,一定要与外界联接起来才觉得安心。孤独不等于寂寞,孤独有时只是一个代名词,找到生命内在的欢喜与力量,不再频频外求,便是真正的获得了一份幸福的能力。这份能力不但能愉悦自己的一生,也会更敏锐的洞察与他人在一起的快乐,让幸福从多个角度去成长。
五、“感恩之心”是改善人际关系的秘诀。
“对别人给予的东西,自己就应该感谢对方,以这样的心态和别人相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出现大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人际关系法则,且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很多人都在做感恩的练习,深受其益,这也是将自己的能量层直接提高最简单的方法。看世界的眼光和角度变了,属于你的世界就变了。无论从“吸引力法则”,“能量守恒定律”,还是古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来讲,也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六、遵从内心的选择还是理智的选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件事不知怎么选择,询问很多朋友和专业人士,最终你想要的其实就是为自己潜在的内心选择寻找支持的力量或者证据。如果寻求的是一致,心生喜悦,如果相左,并不为找到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感激欢喜,反而是更多的痛苦。其实,这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内在”早已经替我们做好了选择答案。对待非原则问题时,经过真心的考虑后,我们要相信自己,遵从内心的选择,这时自己就不会被外在多余的事情干扰徒增烦恼。“心神合一”在有些时候比“知行合一”更自在,更符合天命。
七、一个帮助解决“痛苦”的方法
心理学上痛苦是一种低能量情绪体验,需要我们去接纳。当我们不是带着恐惧而是接纳的心态时,痛苦的感受真的就变小了。人的心理最怕的是无形的东西。当痛苦来了时,不妨告诉自己:这儿,就是痛苦,好,我允许你在我旁边和我在一起,想走想留都行。当痛苦被物化成那一小块儿东西时,你把对生命的主控权又给你自己。然后,去做力所能及的简单的事情,把需要“心力”的事情留给高能量的状态。看,你什么都没耽误,只是改变了事情安排的时间表而已,一种比刚才更强的力量回到了身上。而且,这也是学习“新事物、新看法”的重要时机,况且大多数事情都会得到解决。
八、我们的一生,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
于己之眼,看到皆为众生。于己外之眼,己为众生。从任何一个角度,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平常心,平常事,平常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我们能为周围的人提供一束温暖的光,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当每个人都能这样发出人生的一束光时,整个世界也就照亮了。这便是“人生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