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的儿子学了六七年钢琴,只考过一级。他认为学习一门乐器只是培养兴趣爱好,成名成家或者成为职业在他看来遥不可及,所以学一学就好,考级是在给孩子施加压力,大可不必。
吴先生的儿子初一上了寄宿学校后,钢琴的学习中断了。他看到同学弹吉他很潇洒,便央告父亲买了一把吉他,至于买的是把什么吉他,该怎么学,就不得而知了。
吴先生对儿子的钢琴演奏程度不了解,甚至可以说对音乐都了解甚少,他对音乐的认知还停留在远观的层面,对孩子的艺术学习毫无规划,是那种交了学费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门口的家长。
后天,张女士将和女儿一起参加古典吉他九级的考试评定。
小学四年级,张女士送女儿开始学习古典吉他,女儿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对指法和手型的练习感到枯燥,一度非常抗拒。
张女士和老师商量过后,开始和女儿一起学,有了贴身陪练,女儿慢慢坐得住了,从那以后,张女士风雨无阻地和女儿一起背着吉他上课和练习,课堂上跟孩子们一起做笔记,一起练习。
女儿今年就要上高二了,练琴的时间少之又少,技术上的每个不易掌握的细节,母女二人都挤时间死磕。女儿高中开始寄宿,张女士就单独上课,回来再教女儿,用零星的碎片时间反复练习,后天她们将在同一考场考同一曲目。
张女士亲历了女儿学琴的全部路径,了解孩子心理和技术上的薄弱环节,发现问题后不轻言放弃,不只是语言上的鼓励,还跟孩子做起了同学,一起学琴的六七年时间,不但爱上了古典吉他,还和女儿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张女士的女儿不走艺考这条路,张女士四十多岁,更不可能吃艺术这碗饭,但每年的考级都积极参与,把考级当成检验练习水平的阶段性目标。张女士是教练兼陪练型的家长,非常难得的是并不急功近利,非常让人敬重。
大部分家长难做到陪练,但起码要多走进教室,观察孩子的练习状态,多和老师交流。先有学习目标,认真地执行,再根据学习的状态来做规划。家长与其先入为主地做决定,不如踏踏实实陪孩子学习,艺术这条路拼的是吃苦和坚持,不是所谓的天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