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我们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
“孩子身上起疙瘩了”,我在诊所外面边等医生边给孩子他爸打电话对说。
没等上医生,我便去买菜了。
“去儿童医院吧”,饭后,孩子爸沉思了一会下了决定。
太阳正骄傲地炙烤着大地,仿佛在说:怎么样?满意吗?
我们抱着孩子打了出租车冲到了医院。
下午医院在两点五十才挂号,于是去了隔壁的二院。住在城市里也有方便啊,我心里悄悄地想。
接诊台的护士安排我们到了另外一栋楼的五层去看大夫,
结果,不在。经过联系以后,又回到接诊台,见大夫。
大夫前后左右看了一圈,结论——我们这里很少见这种情况,现在也不是皮肤科,你去儿童医院吧,他那里有他们专门研制的药。
于是,我们抱着孩子返了回去。头顶的太阳依旧那么兴奋。
这次,找到了急诊。一位很负责的工作人员给了我们精准的分析并告诉了在哪看。——两点半时,按着提示去找大夫,依次进门说情况,——这是内科,~~
最后,抱着孩子凯旋回家。
出大厅时,我看了一眼挂号处,又响起了烦躁的喇叭声~
或许这里也是一种寄托,也可能也是一种安慰。
其实每次去医院都是这样,有时去对了科室,由于人多也可能是大夫见的多,不愿多说,只能听到那么两句或是有用也或是珍贵的话然后拿着一堆药回家,在煎熬中折腾等待。
我已经好久都不去类似的大场所了,那里好像不适合我。昨天想的再挑战一次,看来,没赶对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