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管管中学辅导班
家有中考学生,怎么帮助孩子学习就成了日常关注的焦点,上个月和一家长交流,说他孩子的学校把年级各班前五名的同学集中起来,每周五下午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数学培优,要求家长下午六点半要送晚饭,晚上八点半要接回家,所以每周五他都早早把工作安排好后为女儿做后勤,在他的言语之中听出了一点点骄傲,同为一个家长,我有点嫉妒还有点点羡慕,恭喜了,这下上名高中更有把握了。可就在昨天,下班前他约晚上去喝一杯,撸个串,我说怎么不坚持给女儿搞后勤了,当逃兵可不是好父亲,他说别提了,学校接到家长投诉不公平,学校不让办了,一切回归正常。
给孩子做课外补习,这学期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就提过,对于成绩排名中等但还想着上个好高中的同学,建议寻求课外辅导来加强弱势科目,做个重点突击,中考时提升10分就有可能改变一生的命运,听上去很严重,但又没办法不承认这个道理说得通,虽说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在改变,可是上个好学校还是一条阳光大道,只要努力了就能选阳光大道,为什么不去争取一下呢。在学校里,老师在一堂课里的教的知识是一样的,考试的标准是一样的,可我们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完全个性化的,所以考试成绩就有了由高至低的排序,如果排名能前进几位,那意味着能上个更好的高中,上好高中就有可能考上好大学,上好大学就能可能找到好工作,可以过上比我们现在好的日子,这是一份美好的期待。可好高中的学位是有限的,所以现在的这几分很重要,怎么办,花钱上课外辅导班,请名师指导,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辅导班好找,现在学校周边几个小区的商铺基本都被各类辅导班占据了,有大牌的,有小众的,从幼儿园前到高三,一个年级都不少,我曾和朋友开玩笑说,大家都挤破头抢学位,其实跟着这些辅导班学习,每个阶段统一参加学历考试,成绩互人认,这学位至少可以扩大倍,这样所有的孩子都能就近入学。我曾估算过,周边所有的辅导班教室加起来,超过了周边几所学校的规模,辅导班已经办成了影子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送孩子上学校,无论公办、民办都是由政府机构依法统一管理的,老师也是由专门机构考核选拨的,是孩子教育的一个标准系统,无论进到哪间,教育水平总体是平均的。可辅导班不一样,同样是教育机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由个体户到上市公司的经营群体。看收费,由地价到天价都有,看名气,有小区著名辅导班,有一个街区广而告之的有明的,还有全国品牌连锁的,再不行,还有国际名校分支机构的;看老师,宣传册上都是各大名校的高才生,要硕士,要博士,要名校名师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提供不了的。可真实情况却证实了这是一个不看疗效看广告的时代。我问过女儿,班里上辅导班的同学,有从初一就开始报班的,目前的效果是有人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有人只是每天作业能按时完成,其它的还是涛声依旧。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也听到有家长说过,几个学期以来孩子周末两天全在上各科的辅导班,钱花了不少,可就没买来成绩上涨,跟中国股市一样,越买越亏,头疼不已。
好的辅导老师,有口碑的辅导班已经成了紧俏资源,报名比上名校都难。有需求就有供应,课外的辅导班是一种市场行为,是补充正规教育不能满足的个性化需求,但现在已经演化成影子学校,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存在,在利益的驱使下迅速被竞争成一片血海,各家公司在搏杀,最受伤的确是那些参加辅导的学生,空耗了时间,浪费了精力,损失了金钱,最终一无所获。虽然说是市场行为,但这是个特殊行业,受市场规则约束的前提下是否该有相应的监管,因为他们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无法用直接的定量或定性标准来衡量,导致现在的辅导班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知道谁在滥竽充数,总不能用每个孩子的未来去验证吧,所以就需要有机构出面来监管,制定准入标准,建立监督考核机制,让每一个辅导班至少从师资上有一个基础的保证,也能让每一个家长哪怕是盲目花钱也能明白消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