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场里,小男孩玩得正高兴,妈妈跟他说该走了,小男孩没玩够,不想走,躺到地上哭闹起来。刚开始,妈妈蹲下身子温言抚慰,但几分钟后小男孩依然哭闹不止,妈妈的火气渐渐上来,声音也变得严厉,见小男孩“油盐不进”,在他的小屁股上啪啪地使劲儿打了几巴掌,小男孩哭得更厉害了,但妈妈已经没有了耐心,强行拉他起来向游乐场大门走去,小男孩的哭声洒了一路。
类似的场景并不鲜见,尤其是在当前,许多家庭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孙子的情况下,隔辈人常常容易溺爱,而有些年轻的父母又因为缺乏相应的育儿知识与方法,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来解决自己带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溺爱也好,打骂也罢,当然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愈演愈烈,孩子往往越发任性,毛病也越来越多。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
来自美国的拥有40多年幼教经验的实战派专家伊丽莎白·克拉里,融合了行为修正、交互分析以及阿德勒·戴克斯法等多种心理学策略,结合自己长期研究学龄前儿童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能有效影响孩子行为的具体技巧,写成了一本书——《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帮助0~6岁孩子的父母,优雅地教养孩子,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实现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愉快。
这本书以“三角凳理论”为支撑,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儿童教育的认知,以五个步骤为基本框架,教我们如何一步步解决养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麻烦。
一、三角凳理论:正确认知儿童教育的三个支撑点
一个凳子要想立得稳,必须要有三条腿,作者告诉我们,儿童教育同样需要“三条腿”,分别是:对自身价值观的了解,对孩子合理的期望,以及对自我需求的尊重。
1、父母要明确自身价值观
作为父母,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自己到底看重什么,自己的价值观又是如何作用在孩子身上。弄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在教育孩子时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比如,你两岁半的儿子颠儿颠儿地跑到厨房说要帮你炒鸡蛋,你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从远期目标来说,你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会独立,但同时,从近期目标来说,你又希望孩子不要给自己添麻烦。如果你看重的是长远目标,就可以试着找点诸如洗西红柿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参与进来,而不是简单地把他赶出厨房了事。
2、父母要保持对孩子的合理期待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完全不同的发育水平和性情特点,外在表现就是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行为能力,父母要正确认识孩子处于哪一个阶段,明白在当前阶段自己可以期待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比如,你不能期待刚满一岁的孩子就一定能够走路,因为还有一半的孩子是在14个月才学会自己走路的。
3、父母要尊重自我需求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你自己的心情状态好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就会充满快乐,哪怕孩子给你添了些麻烦,你也会愉快地接受,积极地处理。反之,当你自己的情绪欠佳时,孩子好像总是给你找麻烦,惹你生气。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你是否处理好了自我需求,只有你的自我需求得到满足,你才有心情和精力去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在忙碌的生活中,你要学会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先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才能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二、解决问题的5个步骤
我们都知道,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而如果父母全部帮助解决,又会让孩子失去自己锻炼的机会。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解决行为问题的5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应对这种左右为难的纠结状态:
(1)界定问题
(2)收集信息
(3)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案
(4)评估、选定与实施方案
(5)评估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通过书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理解和运用这5个步骤来解决问题。
一位母亲认为自己4岁的女儿玛丽很懒,只有在她的帮助下才能好好穿衣服,因此经常影响自己按时上班。
第一步,我们需要界定这个问题,就是找出玛丽让母亲感到烦恼的具体的事情。这个例子里,“很懒”只是一个主观上的评判,用具体行为来界定应该是玛丽需要母亲陪着穿衣服。
第二步,收集信息。在这一步,除了研究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背景,孩子在当前的年龄段是否一定能够做到你所预期的能力,父母还要区分问题的产生是源于孩子还是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是谁的烦恼,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就应该解决谁的烦恼。比如前面例子中,玛丽之所以必须要在妈妈帮助下才能穿好衣服,是因为她自己穿衣服很慢,这就是她的烦恼。而耽误自己按时上班则是妈妈的烦恼。
第三步,根据前面两步的分析,可以思考有哪些方式可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例子中妈妈的需求是按时上班,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跟老板商量推迟上班时间;
(2)早点叫玛丽起床,给她留出足够多的穿衣时间;
(3)让玛丽穿着睡衣出门;
(4)让玛丽穿着衣服睡觉;
(5)请个保姆帮助照顾玛丽;
(6)如果玛丽自己能准时穿好衣服,给她一个奖励;
(7)把玛丽带到厨房,一边做早餐,一边看着她穿衣服。
第四步,对上面的所有方案进行评估,选出一个真正可行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筛选的方法是,把方案中费钱、费时间、容易伤孩子自尊心,以及与自己价值观不符合的选项排除出去,留下既能满足自己需求,也能满足孩子需求的解决方案。
这里作者提醒我们,有些一开始看起来费时间的方案,将来往往能够给你节省下许多时间。比如,玛丽穿衣服慢,但是妈妈给她足够的耐心,一点一点带她练习,等她自己熟练掌握穿衣服技巧,以后妈妈就再也不用为这个问题头疼了。
第五步,对自己选择的解决方案进行一下评测,如果证明方案成功,就鼓励自己一下,反之则需要继续尝试,直到最后取得成功,并将这个方法推广到解决其他问题。
熟练掌握以上这5个步骤,家长就可以顺利地解决儿童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高效地应对各种麻烦。
三、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三角凳理论和解决行为问题的5个步骤是这本书的核心和基础,后面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诸如如何避免与孩子发生冲突、如何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减少不良行为等不同侧面,进行了细致深入地分析和讲解,并通过实际案例逐步教给我们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方法,在书的最后,作者还用心地把常见问题梳理汇总,根据5个步骤一步步解析,有针对性地给出了150个金点子,方便年轻父母们对号入座,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适合0-6岁孩子父母阅读的书,如果需要给新手爸妈办个培训班,发个“父母上岗证”,这本书真的有资格成为教科书中的一本。
正如作者所说: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之一,是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当你在改变自己时,同时会改变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他人也必然会对此做出回应。儿童教育是一门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更大概率地使孩子表现良好的艺术。
愿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能成为这样的艺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