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断断续续看完了自诩为“不太靠谱的作家”许知远老师主持的谈话类节目《十三邀》第一季,比起易立竞直逼灵魂的提问风格,我还蛮适应许不紧不慢的发问方式,正如片头里他说自己是个“不合时宜的发问者,着迷世界的复杂性与个体之力量,不喜欢模糊的立场,也怀疑过分确定的答案。”
和看节目比起来,我发现听音频有利有弊。
举个例子,采访姜文那集我事先看了,视频里两个大老爷们坐在大片的玻璃窗前的风景位上,窗外就是北京的秋天。姜文指着不远处说那是最老的德国肘子店,他带着许在内务部街旮旯逼仄的胡同里纵横穿行,回忆絮叨着到了临终他也处不好关系的他已故的母亲。
在听他们的对话时,如果没有先入为主的视频体验,我会忽略掉一些拍摄取景等外在因素,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他们的谈话内容上。我会想象那是怎样的一家肘子店,关于胡同的面貌也会用我残存的记忆把老北京在脑海中拼拼凑凑展开它的画卷……
听和看其实很不一样。
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感受却真真实实发生在了志玲姐姐身上,那集视频我没事先看过,第一次知道就是在音频里。
那样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高德导航里嗲嗲的“左转”本尊没有看到着实可惜,哈哈哈,原来,好色并不是男人的专利。
音频里志玲姐姐用她辨识度极高的台湾口音娓娓道来自己在多伦多学习的经历,好可惜看不到她当时的表情,只在听声音的同时描绘勾勒出那个曾经荧幕上的志玲姐姐。
此时的听节目便又少了很多观赏的乐趣。
哈哈,于是我得出了一个只对我自己有效的观看原则如下:
如果被采访者秀色可餐,颜值取胜,不管她内里行不行,看看总归是享受,比如林志玲;
而如果被采访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立独行,观点吸睛,那就听听也无妨,毕竟有趣的“真知灼见”仅靠视频也很难传达到位,只好拔高自己让心灵产生感应。比如姜文。
所以,听《十三邀》的乐趣会在这个时候大放光明。
节目照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