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照金山林的红叶如霞似锦、溢彩流丹,漫天飘舞。 “山无红叶不知秋”,古往今来,红叶不知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愫,吟出万千华章诗句。也许是“春色能娇物,秋霜更媚人”的缘故,几场霜降后,叶子像喝了醇香的美酒,忽地变成了桃红、紫红、深红,呈现出一派寒霜浸染的媚态,让人遐思翩翩。
杜甫有“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凋”,正逢丹枫欲燃之季,诗人道出了红叶抗霜耐寒的斗志。马致远也独具匠心地写道:“带霜分紫蟹,煮酒烧红叶。”清代赵翼的《野步》诗:“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写的是如锦似霞、争艳斗妍的霜后枫叶。元代蒋克勤的《西湖竹枝词》诗云:“题诗秋叶手新栽,好似阿侬红颊腮,寄予钱塘江上水,早潮回去晚潮来。”表达了诗人以红叶象征儿女情长。
正如隋炀帝所说的“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此地应为照金”。北宋山水画巨匠范宽的传世名作《溪山行旅图》中,人们得以窥探照金丹霞地貌的雄奇。走进照金的山林,仿佛正是走进了溪山行旅的画卷中,秋深时分的照金,无疑是画卷中最美的篇章。
这灿灿的红叶,也曾映照着革命的星星之火。1932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历史悠久的照金啊,你是记住了许多往事的。照金红叶,如同这片红色的土地,燃烧着生命最动人的色彩,照金红叶,记载着薛家寨上的刀光剑影和枪声炮响,烈士的鲜血,染得红叶更红。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红叶也赞美有加,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句,唤起了人们对祖国壮美河山的无限向往和眷恋;陈毅在《题西山红叶》写道:“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这样的景,这样的诗,能不激起人们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意吗?
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市干部群众热议十九大,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尽情分享这一盛世盛会的喜悦,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点赞,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新特点、新目标、新要求表示赞同和拥护,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充满信心和期待。
红叶红了,照金百姓的日子也火了。照金红色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老区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当你走进如今的照金,放眼望去,一栋栋新建的小洋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树木成荫、店铺林立。革命老区群众弘扬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在勤劳的双手改造下谋求新生活、新发展,电网、光纤、卫生室、学校、电商、超市等设施一应俱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这如火如霞的红叶的映衬下,当是满心的惊叹,满满的沉醉。
这片红色热土的热情早已感染每个人,照金红色革命精神早已深扎于心,指引方向,坚定信念,砥砺奋进永向前。新时代扬帆再起航,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宏伟蓝图引人振奋,撸起袖子加油干。照金人的生活,正如同这漫山的红叶,越来越美……
孙阳
2017年11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