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些关于翠华年轻时候的事儿,只是她人生里面微不足道的小事儿,足够留在我脑海里一辈子的小事儿。
同大多数大龄青年的妈妈们一样,翠华也出生在那个,对知识文化不怎么吃香的五六十年代里。时代的特性和人们的从众心理并没有让她随波逐流,仿佛一只逆流而上的江豚,时刻保持着先进的思想和超强的学习能力。
在那个以进大厂子里踩缝纫机为荣的年代,翠华毅然决然的先后从事了教师、医生、裁缝、会计等多种技术岗位活计,虽然零星的收入不及大厂发的厚实,但是翠华的热情却被保护的很好。每当缝纫机厂阿姨们踩着二八杠凤凰牌自行车下班,冲着马路边上踩着落叶接女儿 放学回家的翠华,作出神秘微笑的时候,她总是第一个伸出胳膊,大声呼唤:“嘿,英子,下班啦,晚上来搓麻将哟~!”那架势,生怕人家抢了先去,女儿这逢人就喜欢唠嗑两句的性子,应该就是这么历练出来的。
那个年代,人们对物质的嫉妒攀比之心仿佛没那么明显。除了买电视机、电冰箱等“高级电器”时需要“特别告知”之外,好像也没啥需要特别宣传的事情。科技信息传递的落后反倒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真实。所以,翠华的多技能身份让她成为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哦,不,是小有名气的——才女。
“翠华,我这个裤子买长了,帮我改一改,晚点下班来取哦。”
“翠华,上次你给我的烤橘子秘方太好用,我咳嗽第二天好很多了,真是不用再去医院了。”
“翠华,我女儿这个算术题怎么教都不会,能不能晚上送你家来跟你家妞妞一起学啊,我们教不来哟,急死了。”
“翠华,上次跟你说的那个包装厂需要会计的事儿,你考虑的怎样啦?人家待遇很好的。”
“翠华,晚上来我家搓麻将,高压锅里闷了大骨头棒子吃哟。”
……
身兼多职自然难以平衡家庭需求,家里其他成员顿生不满,对家里吃饭菜不多、娱乐不准时、物质需求没得到满足等充满了抱怨,每每如此,翠华总是变戏法一样变出各种能1秒钟让家庭成员眉笑颜开的事儿:手工新裙子、最新款式的橘子味橡皮、周末逛街许可、缝补好了的父亲的秋裤等等。真正是一物降一物,所有家庭成员们加起来也未必是翠华的对手,一捏一个准。
翠华多姿多彩、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终有一天受到了时代变革的挤压和威胁……
困了,待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