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教育的根本指向乃是启迪、培育个体生命存在的尊严与幸福。教育就是要引导人追求幸福的健康生命,培养人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并提升人的幸福境界,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既要为学生创造幸福,又要给教师带来幸福;既要追求明天的幸福,又要营造今天的幸福。幸福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通过对个体内心幸福体验的唤起,来克服知识教育中个体物化的、无意义的存在状态,恢复生命的完整性和超越感,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使学生成为既拥有美好前景,又跳动着健康脉搏的幸福生命体。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诺丁斯亦言:“幸福与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幸福应当成为教育的目的,而好的教育增进个人与公共幸福。”幸福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建构完整人格。
幸福是什么?斯宾诺莎告诉我们:幸福就是人通过认识真理把握自然和人的关系,而后用理性去战胜、控制情感,做情感的主人。正如他所说,理性强、智慧高的人,都能够从爱和幸福出发,通过对欲望的适当克制,再回到爱和幸福。
善行和享乐常常是难以两全的。与其想用坚强的毅力战胜和克服享乐的“毒瘤”,倒不如发现、挖掘一些高尚的兴趣,并用它占据心灵。亦如斯宾诺莎所说:“并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我们才享有幸福,反之,乃是因为我们享有幸福,所以我们能够克制情欲。”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克制享乐,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享乐。人是为了享有幸福才自觉克制情欲的。而适当地克制情欲,本身就是在享受幸福。
斯宾诺莎还说:“幸福不是美德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幸福本身就是美德,而不是美德的附属品;美德不是成就幸福的手段,如果为了所谓的美德而牺牲了幸福,那将是颠倒本末的愚蠢做法。人类历史中有很多幸福的灵魂,他们之所以最终获得了幸福,是因为他们对责任的坚决承担。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叔本华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本质。按照叔本华的理论,人干什么都不会有意思,永远都生活在绝望中。他曾断言:“人在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不停地在这两端之间摆动。”这就是著名的叔本华钟摆理论。
人既然总是被各种各样的欲望裹挟着前进,那么,幸福又在哪里呢?叔本华回答说:幸福取决于人格,人格越伟大,幸福感越强;幸福的所在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不幸,而不是追求愉悦和快乐。
叔本华认为,就整个人生来说,人生幸福最基本的要素就在于人的内在素质,即人格,包括健康、力量、美、气质、道德品质、理智和教养等要素。人格决定了一个人能够感受到幸福的范围和深度,人格越高尚,他能感觉到的幸福就越深,最高的幸福来源于最高贵的人格。因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主体的意识才是世界的本质。什么样的人格形成什么样的意识,而意识的深浅决定了感受到的幸福的多少。
苏格拉底说:“我不想要的东西在世界上竟然如此之多。”对于有强大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的人来说,一切外在的物质享受和他人的赞誉艳羡都是过眼云烟,因为这些东西对他的人生毫无益处。一个人应超出物质的诱惑而直达生命的本真。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快乐,而心灵的快乐主要取决于心灵的力量,取决于我们是什么(人格),而不是我们有什么(财富和声誉)。命运或命运宿命地加到我们身上的东西一般只意味着我们有什么,但却不能说明我们是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我们在精神上不够富有,我们的命运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当一个人掌握了真理,并用真理陶冶纯粹心灵与精神,他才能变得有德性,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即达到精神的安宁与自由,那时他便拥有了真正的最高的幸福。这也许是最需要我们教给学生的。(18.5.11《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