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唐雪莲老师的亲子关系沟通营的课程,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正面解读""我孩子这么干,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以及里面举出的几个老师自己的正面解读例子和案例中很难找到正面解读的例子,53分钟的课不断地在举例为什么要正面解读生活中孩子的行为背后的正面因素,怎样解读出每个人说话做事背后的正面因素。听起来这是很有用在人身上用的话会有神奇的效果,可难就难在要学会去正面解读。思维的定式是对人做正面解读的阻拦因素,因此,要从放下开始养成一有负面想法了马上换掉,想尽办法去说出正面的东西来。
对了,还有一句话:事情的意义是人赋予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经常看的励志文章里有时会说的:用积极的态度去看事情,事情也就变得积极起来了,其实事情还是那一件事,改变的是人的态度和看法。对于一件事的正面解读也是这样的,我也想起我对孩子或者做的几次正面解读,孩子很开心,学生也乐意听到,有了正面解读的伏笔以后,学生也很开心的接收我提出的建议,所以,正面解读要养成习惯变成溶于一言一行的动作那就一切都会变好了。
还有一个关于爱因斯坦小时候不善言辞被同学嘲笑的故事,我听后很感动,故事很短却蕴含着她妈妈的智慧。
他妈妈在听到孩子反映了在学校的这个情况后一句话也没说,把孩子带到了海边看海。
妈妈:孩子,你看这只小鸟飞得高不高?
爱因斯坦:高,这只小鸟飞得非常高。
妈妈:孩子,你再看看海鸥飞的高不高?
爱因斯坦:不高,海鸥飞得很低,它都快挨着海水了。
妈妈:孩子,你再看看小鸟飞得很高,它能飞过大海去吗?
爱因斯坦:飞不过去。
妈妈:海鸥呢?它飞过大海去了吗?
爱因斯坦:是的,海鸥能得过大海。
妈妈:孩子,小鸟飞得很高但是它却飞不过大海。海鸥飞得很低但它却能飞过广阔无垠的大海。孩子,妈妈觉得你就是那只能飞的过大海的海鸥,你一定可以飞过人类的大海。
从那以后,爱因斯坦回到学校再听到同学们的嘲讽便不再理会,同学们是小鸟飞得更高,他为他们鼓掌,但他通过妈妈告诉他的故事知道了他是那只海鸥,于是便不再为这件事而烦心了。
课程结束老师说道:我们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来,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是我们父母,我们父母都不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的长处,还指望谁去发现?"你关注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样的孩子!" 短短几句话振聋发聩。这就是专业的力量吧,能把难的知识通过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结合起来讲的在我看到这么多老师里,唐老师真的值得敬佩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