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书五经(中庸2)

四书五经(中庸2)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2-05-24 05:28 被阅读0次

通过昨天的学习,知道了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作为凡人的我很难做到中庸,但通过学习慢慢修正自己的言行吧。

今天继续往下读:

原文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強哉矫!”

译文

子路问孔子要怎样才算刚强。孔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南方人的刚强还是北方人的刚强呢?还是像你这样的刚强呢?用宽容温和的态度去教化别人,即便别人对我蛮横无理也不加以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刚强,君子就属于这一类。经常枕着刀枪、穿着盔甲睡觉,在战场上拼杀,战死而不悔,这是北方人的刚强,性格倔强的人属于这一类。所以君子善于与人协调,又绝不无原则的迁就别人,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君子真正独立,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国家太平、政治清明时,君子不改变穷苦时的操守,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国家混乱,政治黑暗时,君子到死坚持操守,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啊!”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译文

孔子说:“世上有些人总爱去追求那些隐僻的道理,去做那些怪异荒诞的事情,虽然后代有人称道他们,但是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有些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却往往半途而废,但我是不会中途停止的,有些君子依着中庸之道行事,虽然避世隐居不为人们所了解,他也不悔恨,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与渊。”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

君子所持有的中庸之道,作用非常广泛而且本体非常精微。

匹夫匹妇虽然愚味,但是对于日常的道理,他们也是可以知道的,若要论及这些道理的精微之处,那即使是圣人也会有不知道的奥秘。匹夫匹妇虽然不贤,但是对于日常的道理他们也是能够实行的,若是达到这些道理的最高标准,那即使是圣人也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天地可以说是十分辽阔广大的了,但仍然不能使人一切都感到满意。因此,君子所持的道,就大处来讲,天下没有什么能承载得了的,就小处来讲,天下没有谁能剖析得了的。

《诗经》中说:“老鹰高飞上青天。鱼儿跳跃在深渊。”这两句诗是比喻持中庸之道的人,能够对上对下进行详细审察。

君子所持的中庸之道,开始于匹夫匹妇之间,达到最高境界,便彰明于天地之间,到处存在。

原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是远离人们的, 假如有的人在行道上使他远离人们,那就不可以叫做中庸之道了”。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译文

《诗经》中说:“砍斧柄啊砍斧柄,斧柄的样子在眼前,拿着斧柄做样子来砍斧柄,斜着眼睛瞧瞧就看得见,但对砍制斧柄的人来说,还算是离得远的。所以,君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到他们改了为止。〞

原文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译文

能够做到忠和恕,那就离中庸之道不远了。何为忠恕?心中不乐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东西,也别施加给别人。

原文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注释

君子之道四:即孝、悌、忠、信。

慥慥:笃厚真实的样子。

译文

君子之道有四种,我孔丘一种也不能做到。做儿子的道理在于孝,我常要求做儿子的,必须孝顺父母,但我却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做臣子的道理在于忠,我常要求臣子必须忠于国君,但我自己却不能对国君尽忠;做弟弟的道理在于尊敬兄长,我常要求做弟弟的这样做,但我自己往往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做朋友的道理在于讲信用,我常要求别人这样做,但我自己往往不能首先这样做,在平常道德的实行上,在日常语言的谨慎上,我有许多做的不够的地方,这使我不敢不努力的去加以弥补,有做的好的地方,也不敢把话全都说尽,言语要照顾我们的行动,行动也要照顾到言语,如果能这样做,那么君子的心中还有什么不笃实的呢?

我的理解

通过今天的学习,知道了古人所说的刚强,有南方的刚强与北方的刚强,而君子的刚强,是善于与人协调,但又不无原则的迁就别人。

君子所持的中庸之道,开始于匹夫匹妇之间,彰明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

今天的学习,还让我知道了君子之道有四种:孝、悌、忠、信。我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但可以通过学习向这方面靠拢。

今天的学习同时也教育了我,说话要谨慎,不要说的太满,要照顾着行动,而行动要照顾着说的话去办,不能离得太远,即言行一致。

明天学习,君子在自己所处的地位上该如何去做,明天见!

相关文章

  • 这些作品并称你都知道吗?

    1、四书五经: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义》、《春秋》。 2、...

  • 必读的中华经典国学精萃丛书

    四书五经: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左氏春秋传》。 儒家经典...

  • 四书五经之《礼记》上

    《礼记》简介|四书五经之礼 导读: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四书五经 什么是四书五经 四书之《大学》 四书之《中庸》 四书...

  • 四书五经(中庸2)

    通过昨天的学习,知道了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作为凡人的我很难做到中庸,但通过学习慢慢修正自己的言行吧。 今天继续往...

  • 四书五经(中庸2)

    通过昨天的学习,知道了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作为凡人的我很难做到中庸,但通过学习慢慢修正自己的言行吧。 今天继续往...

  • 读经典练正楷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南怀瑾先生《原本大学微言》说《大学》是四书的第一本,《中庸》...

  • 四书五经 精华一百句

    “四书五经”精华100句,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

  • 文学课堂:“四书五经”和“三言二拍”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表现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

  • 读经随笔 一

    读经,这里是指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书五经(中庸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xzd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