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
《黑神话·悟空》的火爆,让《西游记》书籍的销量提高了不少,关于每个假期不看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都不是中国人系列。浙江版的电视剧魔改很多,却更指人性:如天竺国的真假公主,国王和皇后选择了性格温柔,愿意为父母付出的玉兔。
《西游记》的解读已在各方面展开:
常规解读,核心是佛道之争下的尊佛抑道。妖怪基本是道家出产,佛教在受到压迫后,由取经团队解救,继而在每个地区都获得较高地位。有趣的是,道家人物可能是任何生物修炼而成,涵盖有教无类的理念。车迟国、乌鸡国中的妖道更在保佑国家风调雨顺上很给力,尤其是车迟国的道士除了让和尚做苦力,在其他方面没有做出格的事;佛家人物的构成则相对单一,和众生皆平等的思路相距甚远,既然要普度众生,为什么没有在地涌夫人被佛法感召时渡她?反而让李靖派人捉拿。至于观音暴力镇压黑熊精和红孩儿,大概能理解,为什么没有弘扬大乘佛法的南赡部州没有妖怪出现,反而是越靠近灵山妖怪的法力越大。佛教修来世,却没有给今生一个答案。
现代的解读是团队管理和人员配置上,进一步衍生则是职场困境。如唐僧不一定有做队长的能力,但是有做领导的特质,做错事习惯甩锅、对徒弟们有不一样的态度,是现代打工人必然经历的悲惨日常。更现代的解读还有,悟空为天庭平账;唐僧的经历也不过是一次镀金,各路神仙下界为妖吃了人并没有什么惩罚,那些无辜被害的百姓只是成就取经团队的棋子。
唐僧在21世纪迎来自己的第八十二难,遭遇网暴也合情合理。大家认为,TVB版本的唐僧是真的圣僧,诚心礼佛又不迂腐,随机应变又有担当,也是唯一一位没有在女儿国想要堕胎的唐僧。团队的领队可以因为做出错误的判断,可以因为能力不济被妖怪抓走,但是作为师傅或领导不能没有担当,书中的唐僧习惯抱怨和推卸责任,使其和菩提祖师形成强烈对比,自家聪明伶俐的弟子,在唐僧麾下带了禁锢。网友评价:悟空在娘家学得是七十二变,在婆家遭遇的是八十一难。一句话不但概括猴哥的遭遇,还顺带嘲讽了当代婚姻的网络观。
站在上帝视角上看,唐僧只是普通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会因为生气违反瞋戒,会对每个弟子有自己的情感倾向,毕竟悟空曾经想打死自己,对其信任度低可以理解。会抱怨肚子饿、口渴等吃喝拉撒的问题,他是一个除了背景其他行为都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只要完成取经任务,成功镀金就可以上岸。但是对比出发前大量渲染其意志坚定的描写,多少会有点鄙夷,一个连饥饿都忍不了的和尚,如何相信他可以忍受一路的风餐露宿和妖魔鬼怪。另一方面,大家取经是为了渡世人,也是渡自己。唐僧被网暴大抵是性格转化不明显,没有因为取经的磨炼而有所转变。取经的路途和读书很像,粗看不出变化,但是回过头去对比,已经不是昨日的自己。
让唐僧风评好转的大概是最近的小品《八十一难》,从东汉三藏、三国三藏到晋三藏、隋三藏,唐僧用了十世渡化了沙僧。终一生渡世人和终一世渡一人,都是一样的伟大。所以沙僧的真名是什么?
唐僧取经耗时十四年,除了路途遥远,也因为八十一难的阻拦。但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按照悟空上天求助的次数,好像上班的时候每隔2小时,就有人和领导说:这个项目不会做,请派个人帮帮我。难怪网路上说,玉帝给悟空的宠爱都比唐僧多。书中在罗列81难时发现,并没有把阿难和迦叶收好处的事件写上,“出城逢虎”可以算一难,比佛家收钱容易应对多了。金池贪袈裟,阿难、迦叶贪见面礼,吴承恩是不是还嘲讽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悲哀。
妖怪捉拿唐僧表面上的核心动力:男的都想吃了唐僧,女的都想和唐僧结婚。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的设计是金角和银角的对话中第一次出现,《太白金星有点烦》中理解为白骨精谋划的炒作,从时间线上基本明确在这段时间里上层想了新的噱头,反正大家都是装装样子。金角、银角和青牛精从可以轻易拿到太上老君宝物的情况看,拿几个金丹也是易如反掌,更不要说跟着寿星的白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