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丁”中的“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一个人连一个字也不认识。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目不识丁”典出《旧唐书·张弘靖传》。张弘靖是唐宪宗时的幽州节度使,他手下有个文官叫韦雍的,一次喝醉酒教训士卒道:“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太平无事,不打仗了,你们这些大老粗力气再大有个屁用,还不如认识一个“丁”字。
如果不看释文,您可能会脱口而出:不就是个“口”字吗?错!还是个“丁”字。
甲骨文是出现在中国商朝的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因镌刻于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丁”是那个时代钉子的象形,因当时是用木楔或竹签作钉子的,这是从上向下看的俯视图。后来在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中,“丁”字又成了钉子的侧视图,上部粗的是钉头,上部细的是钉尖,已经有些钉子的模样了。
由此可知,“丁”的本义就是钉子,或者说“丁”是“钉”的本字。后来,“丁”字被假借为天干的第四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丁”;而原来作钉子讲的“丁”只好在左侧加金字旁,表示钉子是用金属做的,写作“钉”,由原来的象形字变成了形声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