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趣味文学常识56《目不识丁》

趣味文学常识56《目不识丁》

作者: 听张老师说 | 来源:发表于2024-08-30 06:40 被阅读0次

“目不识丁”中的“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一个人连一个字也不认识。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目不识丁”典出《旧唐书·张弘靖传》。张弘靖是唐宪宗时的幽州节度使,他手下有个文官叫韦雍的,一次喝醉酒教训士卒道:“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太平无事,不打仗了,你们这些大老粗力气再大有个屁用,还不如认识一个“丁”字。

如果不看释文,您可能会脱口而出:不就是个“口”字吗?错!还是个“丁”字。

甲骨文是出现在中国商朝的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因镌刻于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丁”是那个时代钉子的象形,因当时是用木楔或竹签作钉子的,这是从上向下看的俯视图。后来在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中,“丁”字又成了钉子的侧视图,上部粗的是钉头,上部细的是钉尖,已经有些钉子的模样了。

由此可知,“丁”的本义就是钉子,或者说“丁”是“钉”的本字。后来,“丁”字被假借为天干的第四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丁”;而原来作钉子讲的“丁”只好在左侧加金字旁,表示钉子是用金属做的,写作“钉”,由原来的象形字变成了形声字。

相关文章

  • 文学常识深

    学文学常识深 学海无涯文学在 学习文学路有常识在 文学常识深远有可学

  • 【世界文化常识】文学篇(56)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成功的作品,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主...

  • 语文基础(二)

    一、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二、 字音 字形 词汇 修辞 文学常识 基础班——时代演进与文学标志的对应 中国古代文学...

  • 常识56

    中车唐山公司10日宣布,我国首列时速350公里长编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已经开始型式试验。 仿生学应用 蝙蝠-...

  • 文化素养(记忆思维导图)

    传统文化 地理名胜 艺术成就 文学常识 历史常识 科技常识

  • 最强大脑(十五):语文知识轻松记3

    第二节 文学常识记忆 在语文学习中有两大必背知识:文学常识、诗词文章。文学常识不仅仅指的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知识,还有...

  • 文学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

  • 文学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1:表示降低官职、被贬官的词(1)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调职,“左迁,迁谪"表削职...

  • 文学常识

    觐,jìn,朝见(君主);朝拜(圣地):觐见,朝觐。 (形声。从见,堇声。本义: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后也泛指拜见...

  • 文学常识

    今天很颓废,不知道更什么,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就是什么都不想干,就更点文学常识算了吧,调整下状态。 1. 第一位女诗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味文学常识56《目不识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cf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