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如何理解 “大道废,有仁义” ?

如何理解 “大道废,有仁义” ?

作者: 遵道积德 | 来源:发表于2024-06-29 10:07 被阅读0次

如何理解 “大道废,有仁义”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18章,意思是说,因为倡导仁义,大道就会被荒废。

仁义是指人心中的同情和义气。是人情世故,是主观愿望。仁义泛滥就会重感情,讲利益和分好坏。大道是指符合自然,客观和规律的法律和规则,是自然而然,是客观实在。大道畅行就会是很自然,维正常和持平衡。当人情世故为首,主观愿望为主的文化和风气形成后, 所有的章程形同虚设,一切的规则受到破坏,客观的规律都被违反,结果就是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和社会糜烂。古代的农耕时代主要依靠拉帮结派共度艰辛,所以,人情世故很重要,领导指示很关键。现代的商业时代主要依靠分工协作齐创繁荣,所以,价值能力很重要,规则法律很关键。

当人心,情感和欲望成为行为准则,行动原则和做事标准的时候,人们就会违背自然,违背道理和违背规律,就会干出傻事,坏事和破事;就会产生祸害,困难和麻烦。短期内和局部里就会呈现出大道被废弃,遮蔽和失效的现象。但是因为道生万物,道成万事和道做万变,也因为大道是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和无处不在的,所以人们纵欲,豪情和动情的行为,逆天,背道和违规活动都会遭到惩罚,纠正和修理。大道的天谴是残酷的,报复是凶狠的,惩罚是无解的。

讲道理,按规矩和守法律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原则,重要底线和关键要素。同情,亲情和交情应该是次要因素,次要条件和次要标准,最多是在合理,和规与合法的前提下,同等情况下,发挥一点作用。把关系当成生产力,资源库和核心力的思维,从而忽视规律,遮蔽客观和废弃道理,短期可能会有好处,长期必然会遭失败。

当今时代,讲人情,搞关系和很主观的企业和社会都会变得腐朽和衰落,而讲规则,拼技术和很客观的企业和社会都会变得强盛和繁荣。

相关文章

  • 悟道随笔(三)

    “大道废,有仁义”出自《道德经》。 意思从字面就很容易理解,当大道废弃了,才出现了仁义。只有社会大环境出现问...

  • 有正有邪——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21)

    道德经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 仁义嘛,...

  • 大道废,有仁义。

    读了老子的养育智慧第九篇《大道废,有仁义》秀什么,结果却毁什么。南怀谨的解释为老子不喜欢由一个人的坏衬托...

  • 大道废,有仁义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十八章原文: “故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 《道德经》译注之 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 整个社会的不再遵循...

  •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释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 歪读《道德经》第十八章 方法论-辩证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 当然,老子的“道”是万...

  • 刘成再解《道德经》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刘成解:大道之废,仁义出,...

  • 读道 悟道 得道(第18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理解】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

  • 欲望生,有自律

    大道废,有仁义 欲望生,有自律 超语-2017.9.26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 “大道废,有仁义”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hu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