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安妮宝贝(现在叫庆山了)的这句话,因为像极了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09849/3e934bde204c58e0.jpg)
时隔十年,我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作家依旧是安妮宝贝。
曾经在我大学及毕业后的几年里,我很痴迷安妮宝贝,因为我觉得自己像极了她。
一个敏感,真性情,自我的城市漂泊边缘人,自由而散漫,寂寞而缺爱。
因为带着深深的原生家庭的创伤,所以极其向往行走和文字,电影,酒吧,写作,还有认识陌生人,就是生命的全部。
不在意吃穿,也不过分在意住处,但最在意的是心情,看书和文字。还有断断续续的爱情。
书和文字是自我心灵的慷慨盛宴,而爱情是想要努力握住现实存在中的一丝幸福。
十年前,我喜欢安妮宝贝,是因为我们都在漂泊,都在寻找。
十年后,我依旧最喜欢安妮宝贝,是因为我知道即使有了固定住处和婚姻孩子,我依旧向往行走,自由与创造。
原生家庭的创伤犹如生命的某种底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便会浮现出脑海,吞噬孤独而残缺的生命。
在灯火通明的热闹里,它便会像被削皮戳骨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所以正像安妮宝贝《彼岸花》里说的那样,有些伤,是无法示人的,无法说出来的。
而婚姻中的创伤,则可以用来高谈阔论或是娓娓道来,无论是熟人和陌生人,都能轻松倾诉,当做谈资。
所以这种伤痛不被世人铭记,婚姻注定是人世间的浮华烟火,没有什么深意。
而一个人真正的孤独与性格,都是随着漫长的童年印记与生俱来的。
安妮宝贝说,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一种展示,一种倾诉。为了那些在观望中期待倾诉的灵魂。
我觉得,这是作家最美好最有意义的意义,也是我痴迷安妮宝贝的原因吧。
她不是一个刻意逢迎畅销,或者教育警示启示揭露的作家。
她只是一个倾诉的人,同时读者,也行用阅读这种方式向她倾诉。
其实直到今天,我在极不快乐的时候都只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迅速快乐起来。
当然还有与人倾诉,但这种事情的概率要取决于对方。
而这为数不多的概率,更多来自于在某次旅行中遇见的陌生人。
所以,我不喜欢与人交流,但我喜欢陌生人的味道。
因为熟悉的人,说起话来总要刻意去顾及对方的爱好,脾气及感受,还有彼此对这段关系深浅的琢磨与盘算,很难抵达内心深处。
而陌生人不同,彼此都展现的是真实的情绪或者说是纯粹的心情,不必夹杂太多的情绪与顾虑,聊得来就多说,聊不来就可以走开。
而这,原本就是倾诉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