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项目没几天,部门的一个主管要结婚了,我在考虑要不要参与,这有点让我纠结。
一开始我的想法是不打算去,因为我才来几天,什么交情都没有,只是工作上有几次对接,电话微信都还没来得及存下来,这算什么事呢。
而且他的工作做得并不好,下面的员工颇有怨言,我们甚至考虑,如果后面有合适的人选,想把他换掉,只是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要求稳定目前的工作也需要人去做,也需要多考察他一段时间。
其次,他也没有明确的邀请我,估计认识没几天,他也不好意思开这这个口,但是他有两次有意无意地在我们几位管理人员身边说起,什么时间,他会派车来接我们,一起过去耍。
我问老C是什么想法,他说请帖都收到了,也共事了几个月,这个不去不好得。还说,我刚来几天,也没什么接触交情,可以不去,这正合我意。
我想到这一去至少出两百,这两年不该花的钱我都不愿意花,用这钱给父母买几件牛奶不好吗,何必要花在外人身上,我这样想着。
我把想法告诉老Q,他说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不去有点尴尬,说以后的工作需要他支持配合,方便我今后开展工作。两百块钱不多,在外面别把钱看得太重,有些人情世故,明知是打水漂,但是也要花的。
老Q说得也有道理,其实我倒不担心,他今后工作配不配合的问题,毕竟我是他上级,他能干多久,想用他多久都是未知数。
只是喜事嘛,我们如果都去了,给他撑场面,他在朋友面前有面子,他肯定高兴。
最后我决定还是去吧,这是好事,希望借这个机会和他加深一下认识和感情。
他如约派了两辆车来接我们,去到了30公里外的一个小镇农家乐,他很开心,也很热情,这次聚会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M姐的老公D哥,D哥五六十岁,是个性情中人,他在体制内做到人事科长,自己又下海经商。
混得风生水起,现在知足常乐。他喜欢研究《易经》研究社会和人性,还给我推荐个一本书《官场XX》让我一定要去看看。
我们相见恨晚,有聊不完的话题,还小饮了两杯,我们聊国共内战,聊台湾,聊俄乌战争,我们一致认为,如果俄罗斯坚持不下去了,我们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因为老俄要是被拖垮了,西方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了。
对于现在的形势,我们要做好一切应对的准备。
在老D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总结的智慧和哲学,受益匪浅,这趟不虚此行。
酒足饭饱,他们又找一家旅馆打麻将,我不打,确实不会,在一旁安静的码点字。没办法喜欢总结,喜欢分享已经成了习惯。
我是六小雷,观察社会,领悟人生,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