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
在监狱中,他写道:感谢你监狱,感谢你在我生命中,因为你在那里,我躺在腐烂的监狱稻草上,才意识到生活的目的,不是我们要相信的繁荣,而是人类灵魂的成熟。
几十年后,我读到这句话时,感受颇深,因为我越来越意识到:物质极大繁荣,倘若和精神的富足不匹配,物质,就会变成个人的监狱。
昨天,阿里继蒋凡婚外情之后,又爆出上海交大博士,入职阿里三个月后,以招聘生活助理的名义,开出每月1.6万包养妹子,并许诺给予正式编制的事情。
据说,这位博士毕业3年跳槽5次,在欢聚时代、YY语音、虎牙、B站都工作过。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才是刚入职阿里,就能干出这种事,若是入职3年会膨胀成什么样,很难想象。
而整个事件中,我最好奇的是女孩的态度。
每月1.6万的包养价,远远高于很多年轻女孩的工作收入,而许诺给予正式编制,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如果,女孩但凡缺钱,偷懒,渴望成功,想要走捷径,就会走上一条看起来光鲜亮丽,无忧无虑,实则丧失自尊和自我价值的不归路。
庆幸的是,女孩拒绝了。
但靠出卖肉体换取金钱,满足自己享乐主义生活的女孩,不在少数。
绿地门事件中的张雨婷,之所以为人不耻,就是因为4年生活全靠男方支援,热衷于各种名包名表,全世界到处旅游,最后为了中年老男人许诺的3000万,被包养被怀孕。
黄粱一梦终成空。
不知道午夜梦回,她内心深处有没有那么一丝悔不当初?
许多年前,杨绛先生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许多年后,我依然相信,很多女孩都是一滴清水,但商业时代给她们吹出了太多虚幻的泡泡。
在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台词,麦瑟尔的父亲颇为不屑的对她说:你们女性看报纸只看小广告,只关心促销的消息,不关心在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不关心周围的社会发生了什么。
当时的麦瑟尔并不理解父亲的话,因为她是精致的猪猪女孩,为了怕丈夫看到自己素颜,每天晚上等丈夫睡着了才卸妆,每天早晨偷偷起床化好妆躺回丈夫身旁。
但遗憾的是,拥有性感身材,绝佳品位,极度自律,时尚精致的她,还是没能留住丈夫的心。
在丈夫出轨后,麦瑟尔才意识到:我父亲说得有道理,但是这不能怪我们,那些商家故意把好看的衣服、好看的口红,标出可爱的价格,放在显要的位置,就是为了抢走我们女性的注意力,让我们把智商和精力都花在这些琐碎的小广告上,而没有时间去注意世界发生了什么。
麦瑟尔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商家确实极尽全力的吸引女性的注意力,但是同样一张报纸,为何男人就不关注这些?
因为商业时代,将女性的自信,和漂亮衣服挂钩;女性的自我,和口红香水挂钩;女性的独立,和拥有房子车子挂钩。
就连男人女人的爱情,也和他为你消费多少挂钩。
一定程度上,女人喜欢的不是买东西本身,而是购买背后所代表的价值和意义。
我爱上了lv的想法,而不是lv包包本身。
我爱上了品牌所赋予的期望和价值,而非物品本身所带的体验。
这就是商业时代,最令人恶心的地方。
因为它鼓吹男人的挣钱能力,却吹捧女人的消费能力。
它告诉女人,你的妆容,你的香水,你的包包,你的冻龄,你的身材,你的精致,你的打扮,决定了一切……
所以,男人的上进心,体现在努力拼搏,努力挣钱上;
女人的上进心,居然体现在如何过着精致的生活,保养好皮肤和身材上;
2019 年,美国媒体 CNBC 声称,过去 5 年中,中国女性的在线消费支出高达55%,远高于女性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因为「她经济」的市场潜力很大,所以,一切商业都从讨好女性出发,也变相缔造了中国式田园女权。
可以说,爱她就为她花钱,爱她就给她清空购物车,女性通过消费夺得经济话语权,商业时代通过讨好女性缔造伪女权。
两者相得益彰。
但可怜的是无数被洗脑的普通女孩,因为她不一定很有钱,因为她的收入不一定能支撑欲望,但如果得不到她就会不快乐……
透过商业时代的彩色泡泡,她看到了自己内心所隐含的诉求,她渴望通过物质得到满足,但遗憾的是,泡泡炸裂后,什么也得不到……
但为了那一个又一个虚幻的泡泡,无数女孩前赴后继,贷款消费,超前消费,超额消费……
所以,校园裸贷层出不穷,还不上信用卡自杀的女孩屡见不鲜,丈夫因为妻子自杀式消费要离婚的也屡见报端……
而女学生被包养,女大学生卖淫,居然也能成为风尚。
之前就有网友曝光,有在校女学生,竟然每天在微博写「卖淫日记」。
记录每天卖淫的全过程,晒出嫖客的转账记录,当然,也包括晒自己的高消费,以及吐槽身心疲惫。
这名女学生的微博账号被封后,吃瓜群众又扒出了其他一批年龄相仿,性质相同的年轻女孩,在微博记录自己的卖淫日常。
这些女学生,不仅形成了固定的「X圈」,还形成了封闭的「产业链」…….
有人说,这是不自重,也有人说,这是经济行为,你情我愿,但我看到的是,女性被物欲绑架后的身不由己。
物质,应该服务于人,而人,一旦被物欲奴役,就被关进了看似华丽,实则丧失自由的牢狱。
可遗憾的是,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即便那些远比她们成功的女性,也甘愿被物欲奴役,并输出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怠误无数女孩的错误价值观。
去年,小米对外宣布,因为公司一名高管涉嫌贪腐,而被送交公安机关。
后来被网友扒出,这名女高管,正是小米创业视频部总监赵芊。
她被米粉们亲切的称为芊姐,能力出众,颜值不错,但遗憾的是,因为欲壑难填,她收取了供应商700万的好处费。
这位职场女精英,本来可以为女性传递奋斗的价值观,传达有益于女性职业发展的建议,但是,她的微博俨然是大型炫富现场。
价值三到五万的LV Capucines 包包,价值3000多一件的GUCCI虎头T恤,和7000多一双的虎头刺绣毛拖……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穿戴如此,吃饭,住房,日用品,也要与之相匹配。
年薪百万的成功职业女性,本来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为事业打拼,衣食无忧,岁月静好,但却因为物欲膨胀,欲壑难填而铤而走险,并赔上了全部,这确实让人唏嘘……
而去年因为闻得出地铁味,上热搜的女作家张晓晗,更是让我震惊。
在那段微博里,她说:住小两千万买的房子,过着所谓top5的生活,闻得出别人身上的地铁站味道了,和那些暴雨中奔波的人不一样了,其实什么也没有改变。
我很理解一个女性在下雨天,亲自动手修马桶的崩溃和情绪化,但是我讶异的是,作为一个女作家,她应该读过很多书,走过很多路,看待事情更能深入本质,可是她传达出的依然是,精神被社会等级束缚,活在一个僵硬的评价体系里,甚至日常消费也要符合某种标准,这种不通透,不达观,不自由,是我无法理解的。
杨绛先生曾在《将饮茶》中说: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我一直以为这才是女作家的精神追求,却没想过,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精神被捆绑的何止普通女孩?
从上到下的物质至上,缔造了从上到下的精神空虚。
《千与千寻》里,千寻的父母拼命吞咽,最后变成了猪。
宫崎骏用来隐喻,日本战后过分追求物质,过分的追求享乐和贪婪,导致了人的变异。
而今天,整个日本社会趋于低欲,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压力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终于明白,物质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精神危机。
在我从事新媒体写作的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浮躁的同行,他们问我怎么坚持下来,也遇到过很多迷茫的女大学生,她们为未来感到焦虑和不安。
而我统一告诉她们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无问西东,放弃不必要的欲望,一身轻松。
焦虑无法帮助你,但是专注于学习和打磨技艺可以;
漂亮衣服无法让你持续愉悦,但运动带来的好身材可以;
化妆无法让你真正美丽,但健康的作息规律,做好基础护肤可以;
奢侈品无法提升你的幸福感,但阅读和亲近大自然可以;
这世界上,最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但很多人都在追求看起来昂贵,实则花繁锦簇终成空的东西。
《小王子》里,作者内涵那些被物质化的大人时,这么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
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
这是多么可悲和可笑,人长大了,反而成为了瞎子,看不到真正的美好,沉迷于虚幻的泡沫。
我希望618你购物的时候,是因为需要,而不是想要;是因为必要,而不是觉得应该要,所有人都有……
如果,你一直有这样的观念,那么谈论精神自由,只是一种精神安慰。
因为你不明白,没有一个人就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拥有一切,也没有人就应该过着衣食无忧 的生活,更没有人可以一面追求物质享受,一面不为金钱发愁。
对于大多数人的人生而言,就是取舍,你要选择对你来说最重要的那部分,而无关紧要的那部分一旦妨碍了你,就需要自行割舍。
当你不被任何「应该」捆绑的时候,你才能算实现了初步的精神自由,而你越是追求精神生活,你就越是物欲淡薄。
文 | 巴黎夜玫瑰
图 | 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