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5W分析法”(5Why),简单来说就是对所有的现象都追问五层“为什么”。
例样:1940年代,杰弗逊纪念堂墙体比周边建筑物有更多的裂纹,每年修缮需要大量资金。专家分析原因认为问题出在清洗墙体的清洁剂上,所以解决办法就是减少冲洗次数或更换清洁剂。
然而,后来专家又追问了几个问题:① 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因为墙壁上每天有大量的鸟粪;② 为什么有那么多鸟粪?因为有很多燕子在大厦周围筑巢;③ 为什么有那么多燕子?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④ 为什么有那么多蜘蛛?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⑤ 为什么有那么多飞虫?因为大厦窗户大、阳光充足,飞虫聚在大厦里 繁殖很快。
所以,问题的根源是,光照太充足。解决方案是:加个窗帘。如此,本来需要几百万美元解决的问题,靠一个“窗帘”就解决了。
5W的思路很好理解,其实就是顺藤摸瓜。然而,在面对多个复杂原因和现象时,会常常失灵。所以,我们要破除误区——解决问题找根源就是找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原因,因为找根源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正确答案,而是为了找解决方案。找根源不是找“最根本”的原因,而是找那个有行动潜能的原因。
什么叫行动潜能?就是你可以做出行动和改变的。
例样:一家教育机构销售增长乏力,用户续费率低的问题处理。续费率持续走低,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现在流量变得越来越稀缺,获得新用户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其次,续费率不仅意味着用户买了一次,是不是会买第二次?也意味着他买了你一种产品,会不会买另一种产品。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目标。对很多企业来说,续费率(也叫复购率)才是核心动力。如果这个槛儿迈不过去,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就会是个问题。
那什么因素跟续费率最相关,且能做出改变的?
① 绘制“用户体验地图”:三段式结构:购买前、使用中、使用后。因为它涵盖了用户跟产品的所有接触点,问题一定就隐藏在其中的某个环节。
购买前:预留信息、初次接触、试听、初次测评、深入了解、付款;
使用中:选老师、预习、上课、复习、反馈和测评、调课和请假;
使用后:助教回访、续费沟通、决策与支持。
列完所有接触点,就等于有了一张“用户体验地图”,简单说就是找到用户体验产品的路径和路径上所有节点的行为。(P.S. 4P—产品、价格、渠道、推广,是企业视角;“用户体验地图”则是从用户端去发现问题,然后反推出应该在4P的哪个部分作出改变。)
绘制“用户体验地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拆解一个真实的用户故事,看一个真正被你的产品满足的用户,在整个产品体验中都经历过哪几个关键时刻。有了地图,就要去和竞争对手进行比对。因为一个问题出现肯定是多维度因素共同导致的。只有把每一个点都先独立排查,才能找到最核心的问题点。
② 找到对标系,发现问题点: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找到关键的影响点,集中解决。
③ 相关分析,锁定关键问题:看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问卷上列出那几个重要接触点,然后去测评用户的续费意愿。例如,你问用户,“机构在以下哪几个方面表现的更好时,你更愿意续费?”,然后列出12345.......
在本案例中,最后发现 跟续费意愿相关度最高的因素是助教的全流程服务,(因为助教发挥了另一个重要功能——提升家长的获得感)。学生教育类产品的特殊性,它的使用者和付费者不是同一个人。使用者是孩子,付费者是家长,所以家长很难直接感受到产品价值。
问题根源找到后,机构就有了改进方向,把助教这个角色从“服务于销售”转向“服务于教学”,加强助教的稳定性,以及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反馈和跟踪。
“销量为什么下滑”在商业调研里是一个大类研究课题,最常见、也最难。虽然具体到不同行业,解决的方法略有不同,但基本上都要经历三个步骤:① 绘制“用户体验地图”;② 找到对标系,发现问题点;③ 相关分析,锁定关键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