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成因、效应、治理。
一、基础知识:
1.通胀定义:inflation,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现象。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持续明显上升的现象,成因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供求混合等等。(或者从关键词强调展开)
2.分类:市场机制的作用:公开型,显性通胀;抑制型,隐形通胀(现象:1.货币工资水平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没有上升2.消费水准不同程度的下降。成因:A计划经济,过度需求价格管制 表现形式:B官价和黑市价格,质量。)
价格上涨速度:爬行,温和,恶性。
预期通货膨胀:预期和非预期。
成因:需求拉上,成本推动,供求混合,结构型,体制型。
3.度量:(定义、构成、优点缺点用处)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及程度的价格指数。
构成:八大类消费品,不包括商品房。
advantage:A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方便统计B检验通胀效果好
weakness:不够全面,只反应消费领域,不反应资本品、中间品的价格
过去:经济不发达时使用RPI,零售物价指数来反映通胀,90以后使用CPI
2.批发物价指数WPI:全国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批发价格变动程度及趋势的价格指数
我国:尚未公开
advantage:对商品流通更加敏感: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提前获得工业投入品和非零售消费品的价格变动信号,进而判断对零售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weakness:不包括商品最终销售的价格,不包括服务的价格,价格变动幅度小,难以统计AD和AS的变化比。
用处:与CPI两者变动存在显著差别。
.3生产资料购进价格指数:工业企业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价格变动程度及趋势
意义,在经济分析和宏观决策中经常使用。
用处: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2011年后转变为生产者价格指数。
.4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广义分为,农工服)
.5GDP/GNP平减指数:综合反应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
.6核心价格指数
二、通胀的成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成因观点
改革开放后,物价持续上涨的事实推动了对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较有特色的假说:中国的需求拉上说;中国的成本推动说;结构说:体制说:摩擦说;混合类型说等。中国的混合类型说认为应将导致通胀的因素归为三类,即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和一般因素。
假说的共同点,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注意到体制这个大背景的变化对物价持续上涨的影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剖析,其意义主要不在于给出具体论断,而在于开拓进一步探讨中国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复杂形成机理之路。
中国的需求拉上说: (1) 信贷资金财政化(把财政分配、调节社会资金的职能转移给银行,把有偿的信贷资金变为无偿使用货币长期占用),导致信用膨胀。(2) 外汇收支长期双顺差,外汇占款大幅增长。
成本推动说:工资、原材料和资源类产品涨价对企业造成的成本超支压力。
结构说:在供求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如果某些关键产品供求失衡,同样会引发通胀。(初级产 品短线制约)。
中国的体制说认为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必然导致有效供给的增加与有效需求的增加总是不成比例的,而需求的过度积累最终必然推动物价上涨。
摩擦性的通货膨胀是指在现今特定的所有制关系和特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下,计划者需要的经济结构与劳动者所需要的经济结构不适应所引起的经济摩擦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中国需求拉上的原因: (1) 体制说:国有企业靠国家支持,投资效益差,风险国家担,导致有效供给的增加与有效需求的增加不成比例,需求过度累积。(2) 摩擦说:国家追求高速度经济增长引起货币超发,劳动者追求高消费引起消费需求膨胀和消费品价格上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