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
这一篇,纯干货,希望对大家有用。春节是中国人的一年伊始,而2019年也正好过去了1/12。每个月当有复盘,因此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做个自我检视:大家的flag如何了?
自我管理有很多门类,时间管理、目标管理、精力管理……我想说,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目标;但要想flag不倒,关键又在于建立系统,而不是目标。这是最简单直接的秘密。
放下
首先说时间,在执行层面,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等方法至关重要,它能够让我们找到最高效的方法来达到目标。
但我们一定要谨记,时间只不过是我们通往未来的工具而已。
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无论是提高效能、功成名就还是幸福快乐,都跟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假装勤奋,那就只是一个可悲的借口。
当然,时间是不可轻视的,时间之河构成了我们的生命和历史,是我们对这个动态世界的认识和体会,它是值得赞美和喜爱的。
只是我认为,对时间真正的重视和尊重,是基于对生活本身的热爱,认识到时间是多维度的,它不仅有快慢还有深浅。
对于人类个体来说,它的意义就是你生命意义的本身,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所以有目标的人才懂得真正用好时间,不然,都是在瞎忙。
不想“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不想被每年年初“My goal for 2019 is to accomplish the goals of 2018 which I should have done in 2017 because I made a promise in 2016 and planned in 2015.”这样的文字击中(此句式每年适用,自动往后加一年即可)。
不想每年年底看到年初的“今年计划”时感慨现实骨感而自己是拖延症晚期这样的“事实”,以至于年复一年,几年之后便放弃了治疗……
只要不想以上情形重复出现而陷入一个无望的loop当中,那么,我们必须放弃无谓的努力!
请你:
放弃给自己的安慰剂。
什么每年多少本书啊,都没用。
什么英语啊舞蹈啊绘画啊,先放下。
做一个算术题
然后来做一个算术题。
减法:
减少收藏知识的癖好——别以为收藏了就是你的,它依然跟你毫无关系。
减少刷信息的时间——别以为这样会失联,少知道一些八卦伤不了你什么。
减少对他人的好奇——多关注一下自己吧,除非你想用你所有的人生来补贴别人。
加法:
一、增加一个五年目标。
额,一年目标我都做不好,还五年?!
且慢,先不要着急“列计划”,而是静下心,想象一下自己所希望的五年后的样子,越具体越好。
然后,找一张纸把它写下来,列一个未来的你的描述清单。
然后,对每一个点进行倒推:五年三年一年六个月三个月一个月一周一日……
好吧也许暂时到不了每日计划那么细,那就自己先大概估计一个值。
相信我,计划只是为了让变化有所依托。
千万不要被困在计划里面,执行的时候要心里清楚,我们并不是为了完成这个纸面上的计划,而是为了未来的那个实现。
当然我们怀的是郑重的态度,所以也不要轻易嘲笑自己的智商而否定计划。有障碍一定是全力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才回头做检查,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bug,要知道计划执行的要诀就在于这样的对灵活度的掌握。
渐渐地,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个最佳状态,并且往前推进了。
二、增加一项技能训练。
其实学习是有三个层次的,最浅层的是信息、其次是知识,然后是技能。
我们的学习经常是搁浅于信息汪洋当中,做得好一点的情况是汲取了各方面的甚至比较系统的知识,蛮多的人对技能是望而却步的。
虽然也经常想亲近,但由于它的困难程度远高于前两个层次,就被不少人放弃了。
我们都爱听各种开脑洞、刷认知的课程,或者也会列书单强迫自己每天阅读,但是会不会依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
如果有人让你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你是不是只会套用人家的话语来进行似是而非的回答?
所以,如果想让知识真正作用于自己的生活,增加一项技能训练必不可少。
刚才的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第一步可以是写作或者演讲,并且是从现实需要或者目标引申来的写作或演讲——这也是说明教是最好的学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写出来或者讲出来的时候,你不得不经过缜密的思维、清晰的表达和翔实的事实依据,这样才能让别人读懂、听懂,进行有效沟通。
这个过程一定不是刷认知那么轻松的。
这是一个打磨的过程,漫长而艰辛。
有目标的人做起来还是会很快乐,不只是因为成就感,更是因为你终于可以真正地“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知识。
这个过程就像用一根根细线串起知识的沙砾,然后用你的大脑打磨它们,做成一串串闪烁的珍珠项链。
虽然会有痛苦,但这是真正获取知识的唯一方式!也是防止我们只会从理论到理论渐渐变成掉书袋的老学究的最佳途径。
三、增加一个自我时间。
我的建议是,无论有多忙,一定不要“时刻保持和他人的联系”。
不仅如此,你还应该每天留出一个大块的优质的时间给自己。
你需要用这个时间来执行自己的阶段计划,并且享受孤独的乐趣。
你也需要这个时间来与自己对话,不要总是那么依赖和执着于和别人的沟通。
时间的划分可以是大块的,比如上午、下午、晚上,只要在大块的时间内完成我们的当日最重要的任务就可以了。
任务一定要精,每天1~2件最好,这样可以让我们集中精力,要事第一。
自我对话的时间可以是任何时候,但一定要尽量固定,形成习惯。
比如说,早晨起床后、晚上入睡前、或者傍晚时分……
根据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来定,只要固定就好。
保持一定的混乱
归纳复述一遍刚才的方法,以方便记忆,核心:
未来倒推法:确定目标
大块时间法:要事第一
如实记录法:复盘分析
附赠一个小tips:繁杂小事情快速做就好了,你会发现你的记忆压力瞬间减轻心情大好。
另有一个快乐生活指南:列出能让你开心的事情,加入每周清单,享受自己的闲暇时光。
其实,只要有目标并保证一段时间一个要事,已经了不起了!
至于零碎的时间,有状态了咱就学,没状态了就别管,开心玩耍吧!
这就是全然的当下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论。
因此,从理论来讲,要想flag不倒,人生日益精进,只需要这样做:
确定一个你热爱的甚至为之疯狂的目标
每天安排大块时间做目标相关的努力
如实记录零碎时间分配
不自欺欺人
每周复盘调整
听起来是不是热血沸腾,那赶紧实践吧!
且慢,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要建立系统思维而不是目标管理。
因为目标管理的原则是做人做事,一个接一个地完成目标,在树立目标时容易忽略人性的复杂程度,也忽略外部环境的复杂和变化。
如果只知道目标管理,要么就是把自己活成机器,要么就是从开始到放弃。
目标管理是有效的行动方针,但是要有一个更底层的思维,那就是系统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深刻认识并重视人性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在一定的目标管理基础上灵活变通,方圆融贯。
保持80%的秩序和20%的混乱。
再往底部探寻,那就是要找到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找到自己的那个大意义,回归到我们所说的大目标。
所以,目标管理是源头,是人生激活码;系统思维是成功之道,是把控复杂世界的一把钥匙;只要确定了目标管理和系统思维模式,不断把优秀变成习惯,时间终将给我们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