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在朋友圈刷到一位妈妈因青春期的孩子激烈对抗而发出的感慨,作为父母付出的种种艰辛得不到孩子的一丝理解。在育儿的路上对于给予父母们有着天生的动力,但最后却发现往往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而在身边却一直有这么一个特别懂得感恩的例子,老公的表妹,从小单亲家庭,跟着妈妈长大,所受的委屈自不必说。姥姥家的亲戚们看着可怜多有接济。而长大后的表妹,逢年过节都会看望姥姥姥家的亲戚们。甚至对年少时去讨要生活费多有为难的父亲,也不计前嫌的看望。那些儿时的不幸,好象并没有给留下仇恨的种子和阴影。在她身上,所有人都看到她懂得更多的是包容和感恩。反观现在我们的孩子,在父母,老人的宠爱中成长,却无法体谅父母和长辈的苦心,被爱包围却反而冷漠冷血。
诚然爱的多少与是否感恩并不成正比,直接的体验和经历有时残酷却教会我们更能懂得和知道,什么该被珍惜。而对于给予有天生动力的父母们该认真思考,是否有时该收一下泛滥给予的动力并智慧使用给予的权利,是否该让孩子们更多的去体验外面的世界辛苦和感受一下人情的冷暖;是否可以把爱的包围稍降一点热度,是否腾些空间让孩子们有独立完成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
最近在听一位作者讲《四世同堂》里的一个小细节,小顺在大雨淋漓的雨天,在卖茴香豆小贩吆喝声中,义无反顾冲进雨里,哪怕踩着两脚泥也要买回一把茴香豆,而在家坐等现成的妹妹妞子,一样的茴香豆却永远也吃不出哥哥小顺的有滋有味。其实过程一直比结果重要,因为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哪怕是一只蚂蚁撼动了一片树叶,都值得鼓励。成就感,更多来自自己的努力,人生的欣喜,也大多缘自自己的进步。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感受是最生动和记忆深刻的人生课程,并且也是最宝贵的人生收获。影响三观,也教会你用另一种角度,审视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人和事,学会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