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念之间就到了十一月,这个时候,距离我上次正式写完一篇公开阅读的文章,已经隔了七个月了。
这说明,我在这七个月里,没有做出任何的输出。对一个过去答应了自己要更新写作的人来说,这是很可怕的。而事实上,也许是在这七个月里,因为生活和工作中经历的各种大变化,让我的生活状态和情绪陷入了最低谷。在这种状态下,我就没办法包装着原来那个乐观向上的自己,向他人灌输更多有用的心得看法和技巧或者分享。所以我只能选择沉默。
这篇文章,我可能会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就这样任凭思绪流走吧。
关于焦虑感
现在每天似乎进入了焦虑24小时循环怪圈。换了一个靠近上班地点却环境拥挤的地方居住,因为这边地带接近城中村(虽然我是找住宅楼住),出现的各种人的素质参差不齐。每次出门过马路坐地铁,必然都会让我对身边的遭遇吐槽一番。上下班就是最烦躁的时候。
工作原因临时匆忙找了一处和别人合住一个房间的地方,可是最近开始感到每天唯一的早晚上班外自由时间空间都要和别人分享,而且要互相制约,顿时发现自己的自由大打折扣。连最后一丝私人空间都没有了,明年要给自己换个单独的房子住。
这一年圈子内都在流行知识付费,好的坏的也参差不齐。前期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去满足自己的狂热学习“假象”,现在依然还有不少导师出来开课“榨干”小白们最后的金钱。只不过知识付费的红海已经度过了,学习者的眼光更精明,而不是看到什么文案被煽动完就去乖乖交钱了。真正有料、个人影响力得到认可的大咖们,才能在行业里一直笑到最后。我的朋友圈其实认识不少知识付费的微信好友,可是有时候大家一起发多了就会令人感到焦虑。那么还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吧。该跟的人依然要把握机会主动跟随,该出的投资还是要保持。只是大家真的都需要理性而为之。
关于职场
一眨眼,从去年时工作遇到困境,到现在走到了另外一条大道上,不知不觉也经过了一年了。我是一个毕业工作一年半之内经历了三个东家的职场人,也许你很惊讶,但是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为什么并且将这份经历平常化看待。工作第一年的自己掉过了不少的坑,现在回首过去才知道当初为什么会跌倒。不过这样的经历,真的让我吸收了很多教训,获取了关于职场和工作的很多见解——这不是成长的正面代价吗?当初的失意终于换来现在的平稳进步,还是想起了七芊写过的那句话“人生总要走一些心满意足的弯路”。如今的我,已经拿着对比起一年前第一份工作翻倍的工资了(到手计算)。不管以前的一些同事怎么样看待我工作上的表现,起码我如今能够用实在的行动和表现证明着自己的态度是越来越有力量。
关于年度计划
今年的计划,都因为在前半年的失落中慢慢流走了,所以真的觉得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有点失落。但是碰巧今天在年目标课社群上,目标管理专家永澄大大一针见血地就这个普遍人都会遭遇的痛点指出了他的观点:我们没有达成目标,结果不应该是因为这样而感觉自己失败。而是要分析,没有达成目标的原因是什么,然后一个个原因地分析下去。写出自己的计划目标就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达成,接下来第二步是怎么做,怎么修正完善等等。准备到了2018年,你真的不想想为自己做点什么吗?都是快要25岁的大龄青年了,95后00后都已经要出来扒你的饭碗了。
好像都是一篇杂七杂八的碎碎念。我的写作表达变得更差了,少了很多自媒体的公众号风,可是也没办法了。毕竟我可是个七个多月没有做输出的人啊。我会从现在的重新动起手持续行动,慢慢改变起来的。
中华欣
2017.11.29 22:5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