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重新认识一个不识字的孩子,就是从前天开始的。

画中有首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媳妇给我出了两道题,让我猜古诗。这首《鹅》,是我猜出来的。孩子每天晚上的睡前古诗学习,看来是辛苦没有白费。六七岁的小孩子没有一刻正经。媳妇在念古诗,分析古诗的时候,他不是在被窝里乱动,就是在玩弄他的奥特曼玩具。气得我都懒得搭理他。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出,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凤凰台,花草,衣冠,三山半落,二水中分,浮云蔽日,离人愁。这首诗记起来非常难。孩子把他的话讲给我听,连带古诗。不出三遍,我自告奋勇看图背诵一下。居然能背下来,只有个别不通畅。脱离了原画,我依然在寻找原画来记这首诗。很奇特。我能快速的记住这幅画,我也能背出这首诗。
古人云:“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小孩子将图画和古诗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