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讲述了一对耄耋老者的婚姻故事,老奶奶14岁时便嫁给比她大9岁的老爷爷,现如今,老奶奶已89岁,他们已共同搀扶一同度过76年。
老爷爷有一次在花园里发表了一通人生感言,让我颇为触动:
人生和花与树叶都是一样的,我是树叶就在春天茂盛生长,在夏天享尽雨水的拍打,到了秋天就随着寒霜掉落,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当初年少时候像花儿含苞待放,花开后的样子虽然很美,最终都要随着岁月流逝枯萎衰败,归于虚无。凋落的话就结束了。
突然间想起了昨天在豆瓣上看到的一篇《少年,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文章,一个女人在她三十岁生日那天码的一篇文。文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自问为何青春让人追忆,让人念念不忘,让人放肆缅怀。 倒不是说那段时光里的爱情最完美,那段回忆里的友情最珍贵,那些匆匆中的理想最难得,而是那时候的你我,不计较得失,不恋恋不舍。
前不久,和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相聚,聊起各自的变化,我说:这两年有一收获,明白了一件事情,以前总觉得有些事情很难渡过去,现在明白,原来身体自身有一种本能的东西,当有些事情“你自己”放不下时,它自动会放下,生活依然照旧。
于是乎,现在有很多暂时无法解决的事情,我用“淡然”去对待它,我觉得它是一剂神奇的药引子,能治许多人生的疑难杂症。
但它不等同于“冷漠”,更不等同于“消极”。 相反,前提是竭尽全力的去想、去做。然后再交给“淡然”。
老爷爷的话之所以触动我,也是因为前天早上我在小区看到几朵美艳的山茶花,旁边既有花苞,又有残花。我突然觉得生命好美好美,但我无法形容这种内心的激动,也许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那我这等凡夫俗子自然也无法言一二。于是,我只能拙劣地在朋友圈写道:花苞、花朵、残花......演绎生命,绽放精彩。
影片的最后,是老奶奶孤身一人,在老爷爷坟墓前哭泣着,哀伤着。 我并不喜欢这个结尾,虽然我知道这是纪录片,记录着真实的人和事。
但我永远无法忘记已故祖母在她九十大寿前夜,与我聊到生死时,她对我说的话:“七十岁时,确实害怕死;八十岁时,不想死;九十岁时,不能说是不怕,而是看破了......。”
所以,两位年过90的老者,他们会对人世有不舍,有追忆,有放心不下的人和事。但我想不会有如此的悲伤。
我想另一个片中的片段更适合作为结尾。
老爷爷因为身体各项机能的衰竭,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老婆婆把衣服洗干净,烧给即将去未知世界的他。老婆婆一边烧,一边喃喃自语。就以老奶奶说的这段话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不能一次全烧,他分不清冬天和夏天的衣服。他要先走了,我一直在收拾,我要给他整理好了才行,我马上也随他去了,但我一时半会还不能跟他会和,他先去前边引路了,他来带路我就抓着他的手,穿上湛蓝蓝的情侣裤裙,黄色的上衣,手牵着手一起走。”
没有慷慨陈词、没有撕心裂肺、没有潸然泪下,只有一份“淡然”,然而就是这份“淡然”,让你我与世界温柔相待,与生活温暖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