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来找解药的
卧室里放着北欧的后摇音乐。半片窗帘虚掩着。
我搬来藤椅不断调整位置,好让阳光正好越过窗帘洒满半片椅子。
空气中弥漫着光芒,光晕中有尘埃和着音乐节拍在跳舞。我手上捧着的是安德烈·纪德的《人间食粮》。这本首次出版于1897年的散文式作品集跨越世纪长河来到我的身边。这部作品包括8卷正文和一篇“颂歌”,一篇“寄语”,和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构成。作者安德烈·纪德从东方传说、圣经故事、尼采著作中汲取营养,通过假想导师梅纳尔克对其弟子纳塔纳埃尔进行教诲的方式娓娓道来自己对生命欲望、时间、幸福、伦理、道德规范等的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33820/12c6115e327b9a77.png)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头衔和象征主义色彩写作让先前的我对纪德的作品望而生畏。简介里说,《人间食粮》是“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是作者青春激情的宣泄,是追求快乐的宣言书。今天的我才不管这些冠冕堂皇的赞美,我是来找解药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33820/3487aca6ebb685e7.png)
二、你的燃烧使其光彩夺目
开篇,纪德便说:“这是一本寻求逃避、寻求解脱的书。“
透过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激情澎湃的青年纪德,听着潺潺水声,吻着青草大地,隔着山谷向我呼喊——你不是一个人。原来呀,世人大多不同又何其相似。变了国籍、年龄、外貌、性格,不变的是一样的欢愉与苦楚。阅读的乐趣在于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于从文字到图景的想象力构建,在于感受重来往复的历史更迭魅力。
“每天夜晚有一种欲望坐在我床头。
次日黎明我发现它还没有走。
它在那儿守护我整整一通宵。
我走啊走,想把我的欲念拖疲劳,
不料仅仅把我的肉体累坏了。”
纪德并不认为自己的这本书旨在“歌颂欲望和本能”,更多的是“对清心寡欲的讴歌“。他惶恐地发现了时间的狭隘性。没有宽阔、界限分明的跑道,纷杂的欲望只能在一维的空间里互相踩踏、争先恐后。为了让欲望有序、避免被欲望拖向疲劳,面对欲望时,他选择用“施爱”的态度代替“占有”,以一种迎接的准备姿态,等待朝自己走来的一切。
就像《小王子》里最触动人心的那段话:
“我的玫瑰,她单独一朵,却比你们都更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她身上的毛虫是我除灭的,她是我用屏风和花罩保护起来的;我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甚至是她沉默时我也相伴左右。因为她是我的玫瑰!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纪德用更热烈激情的文字表达了相同秉持的人生哲学——我不断为之燃烧,那些事物才光彩夺目。每个人的爱意太过有限,博爱大地众生自然不可能,是那些你为其释放的“喜怒哀乐贪痴嗔”使之与自身发生关联,使之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故事,使之变得唯一且珍贵。“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目睹的事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33820/435e827ae82f13f3.jpg)
三 将全部幸福投射到现时
稍有不慎,欲望便把人拖疲倦。然而,纪德是聪明的,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把每一瞬间从一生中分离出来,以便获取一种独立而完整的欢乐,将一种完全特殊的幸福蓦地集中在这瞬间。
不在未来中寻找过去,而是去抓住每一瞬间的新奇,将由衷的乐趣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在先前阅读过的心灵启迪书《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所著)也同样写道: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
专注于瞬间去感知不同生活。
若要出趟远门,走向东方沿着心爱的海上航迹,便可以欣赏到摩苏尔的花园,与图古尔特人一同舞蹈,聆听海尔维第的悠扬牧歌。拐个弯踏上通往北方的道路,会有尼日尼的集市在等待。扬起雪尘的雪橇在空中划出好看的弧线,冰封的湖泊在宁静中积蓄能量。
若只是平凡的一天,也可以在黎明前起床,在山顶牧歌场上召唤太阳,将云雀的歌声作为自己异想天开的翅膀,朝露则是晨起的浴缸。闭上眼,水草间散发出淤泥的气味清晰可闻,还有草茎的沙沙作响似在旁边耳语。坐在花园里吃一口五月草冰淇淋,空中布满光波和光的涡流,像雨点溅起的水泡闪闪发亮。
我们常常困于生活本身,觉得日复一日的生活了无生趣,追悔于过往,畏惧到未来,却忽略了生活每一瞬间的欢欣。去出走吧!怀着永恒的热忱到处游荡,全身心准备好,随时准备接受新事物。
“我生活在妙不可言的等待中,等待随便哪种未来。”学着像纪德般坦荡无惧,纵使是简单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一样可找寻到真实的人生——若你像《小森林》中的市子般认真对待一箪食,一瓢饮。
四、充实生活隐约可见
本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二月像是被按上了「快进键」,大把的时间被压缩进了药丸里,对于这种似无法感知药的甘苦、粘稠感般的对时间的失控感,令我十分厌恶。
而《人间食粮》是一颗解药。
我学着纪德去感知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清晨带着昨日青草气味的风
以四十五度角打在白色书桌上的金色光影
手捧kindle虔诚阅读时错按的按钮
午十二点从五十米外街道转角传来的妈妈的汽车喇叭声
每一块热腾腾、白气里也漾着清甜的蒸红薯
橙色系房间里回荡的北欧风如梦后摇
仍停留在中世纪阶段的西方文明简史课
还带着雨滴的洒落一身的粉色吉野樱
用脚步丈量过的千年古城墙
……
“这本书一旦看完就扔掉吧,然后就出行。”于我而言,《人间食粮》更像是一本方法论,或者人生指南,食粮从来不在这本书里,生活的魔力胜过书中一切伟大的共情,而我已经学着借用共情能力与生活中的坏事负隅顽抗。
这种状态下,充实的生活有可能实现,但尚未如愿。
不过,已经隐约可见了,不是吗?
网友评论